新快报讯 在广东迎来今年最冷的寒潮后,对于牛羊鸡都已经缺乏新鲜感的广东吃货们又盯上了过冬食材中的“高级货”:乳鸽。 正所谓“一鸽胜九鸡”,据记者从盒马平台了解到,本周末寒潮来袭至今,熟食乳鸽销量对比日常增长203%,预计冬至到这个周末需求量将持续增加。
石岐乳鸽虽然名声在外,但是美食往往深藏闺中,以往,吃货们要想吃到新鲜、正宗的石岐乳鸽往往需要专程前往中山,毕竟乳鸽界不仅鱼龙混杂,而且由于正宗的石岐乳鸽本来就需求量大,外销的占比并不高。
正探寻美食“本地化”的盒马为行业带来巨大改变。据记者了解,盒马将传统的石岐乳鸽制作工艺进行了标准化的规范。工厂会将符合标准的鸽子进行统一屠宰、加工处理,然后按照盒马的标准和要求,进行称重、分级等工序。其中,生鲜鸽子的体重在250-270克,成品乳鸽要达到180-200克。经过两个小时的初步腌制后,再用80-90℃的热水轻轻烫煮10秒钟。这样乳鸽一些小的毛发会被“激发”出来,工人可以继续清理小毛、检查异物、表皮是否有破损等等。
为了实现到达消费者餐桌时在“最佳状态”,供应给盒马的石岐乳鸽采用了不同阶段的加工工艺。经过8-10分钟的卤煮后,捞出摊凉,再进行上皮水、风干等步骤。经过质检员确认后,工人会进行装袋、金属探测器检测,进入到-60℃的速冻区域完成速冻锁鲜的操作。速冻完成之后,经过工人打包,再进入-18℃的冷库进行保存。
石岐乳鸽这道美食要“飞”出中山,还需要第二棒的接力完成。“我们发现,只靠标准化工厂完成全部的加工然后在店面简单加热的传统做法,并不能让消费者吃上皮脆汁多的石岐乳鸽。”盒马广州区域餐饮采购负责人黄励君表示,在经过和工厂的十几次尝试后,盒马选择了在店面完成最后四个步骤:石岐乳鸽到达盒马门店,经过专业的设备进行风干,以达到极致的脆皮;然后才是现场炸制,这是实现最佳的温度和口感的关键;最后在出品时,还设计了细致的保温措施。“消费者下单,餐饮师傅才开始油炸制作,确保皮脆多汁的石岐乳鸽新鲜送达消费者家中。”
据透露,今年9月底以来,盒马在广佛门店上市中山石歧乳鸽,这也让懂吃的吃货们用行动来表达了认可。数据显示,上市以来石歧乳鸽单日销量大增七倍,销量最高的门店单日售出359只石歧乳鸽,创下历史记录。
据黄励君透露,包括盐焗、麻辣、藤椒等等口味的石歧乳鸽也将陆续登场,而在冬季备受欢迎的石歧乳鸽火锅也有望成为这个冬天的“网红”。“我们不仅选用正宗的石歧乳鸽为原料,还加入了五指毛桃、桂圆等地道药材,让火锅汤底也成为一道滋补美味。”据透露,目前石岐乳鸽加工厂已投产两千平方米的厂房,预计明年初将投入使用,让石歧乳鸽能够“飞”出中山进入千家万户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