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2023年,广州市中心区交通项目管理中心(以下简称“项目管理中心”)负责建设的车陂南隧道、南大干线等6个重点项目实现完工开通,对于进一步打通城市发展交通梗阻、构建完善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内部互联互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2月27日,项目管理中心组织开展年末工程项目建设成果巡礼活动,记者探访发现,会展西路过江隧道、如意坊放射线系统工程(一期)等项目相继迎来关键性建设节点。
会展西路过江隧道:正进行第二批沉管管节预制
12月27日,记者在会展西路过江隧道项目施工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干得热火朝天。据介绍,上个月,会展西路过江隧道项目首批沉管E3管节顺利浮运至珠江江面,至此,该项目首批沉管浮运工作圆满完成。
中交四航局会展西路过江隧道项目经理吴海森介绍,项目开通后,可加强中心城区前航道两岸重点区域间的联系,有效缓解广州大桥、猎德大桥、华南大桥、琶洲大桥的过江交通压力,一江两岸通行距离将大幅缩短。“根据模型测算,会展西路过江隧道会分担16%以上的过江交通流量。”
吴海森透露,目前施工方正在加快推进第二批沉管管节预制工作,力争于2026年建成通车。“我们正在申请对有轨电车线路进行迁改,目前正在审批中。如果方案通过的话,明年会展西站可能会飞站,影响时间大概有14个月,我们会尽量减少对社会的影响。”
如意坊放射线系统工程(一期):建成后30分钟缩短至4分钟
立体交通网的加速建设,也有力推动着广州市老城区的升级改造,广佛同城化进一步加速。10月30日,如意坊放射线系统工程(一期)重达3万吨的E4+E3-2管节浮运对接工作顺利完成,标志着该工程首批沉管浮运任务圆满完成,项目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作为国内首座与地铁线交叉近邻和车站空间融合的沉管隧道,它将内环路及广州市中心区的交通向西南方向疏解。
“项目完工开通后,内环如意坊立交至芳村大道两地通行距离大幅缩短,通行时间可由原来的15-30分钟缩短至4分钟,大大提高珠江南北两岸的通行效率。”广州市中心区交通项目管理中心项目负责人张宝湖表示,目前进度已达约62%,项目预计2025年完工。
南大干线通车后:万博段晚高峰流量与新港西路相当
区域的协同发展,离不开交通的互联互通。9月9日,作为横贯粤港澳交通的大动脉,全长30公里的南大干线顺利实现全线通车,从此,番禺区北部又增加了一条东西向贯通的快速通道。这也是继广园快速路建成后,近年来广州建设的距离最长、标准最高的城市快速路。
广州市中心区交通项目管理中心项目负责人张觅杰介绍,最新交通流量统计显示,南大干线大石段晚高峰双向流量已达6275pcu/h(当量标准小客车/小时),与白云大道现状流量水平相当;万博段晚高峰双向流量达6985pcu/h,与新港西路流量水平相当;东侧化龙段晚高峰双向流量达4159pcu/h,与江南大道流量水平相当,发挥了良好的交通效应,区域行车便捷性和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以前,我开车去市桥或者南村万博,要堵半个小时左右,现在十几分钟就到了,太方便了!”居住在附近的丁先生赞道。
重大项目进展一览
鱼珠隧道项目:目前已完成琶洲端、鱼珠端和北帝沙岛南侧围堰,完成北帝沙岛临时栈桥,基本完成洪圣沙岛干坞施工,为2024年全面开展主体工程施工创造条件。计划于2026年12月建成通车。
广佛出口放射线二期(广州段)工程:11月26日,电塔开始升塔施工,目前已顺利完成荔湾段、南海段220kV输电线路迁改任务及验收工作,为明年完工通车打下坚实基础。建成后,可实现广佛出口放射线与内环路、芳村大道、西环高速及广佛新干线的交通转换,连接两处的车程将由原来的30分钟缩短至3分钟。项目预计于2024年9月完工。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彤 通讯员 陈洁珊
摄影:新快报记者 毕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