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大赛(以下简称:湾高赛)获奖名单于近日正式公布,50个高精尖创新项目纷纷亮相,10个脱颖而出的金奖项目(5个初创组项目、5个成长组项目)备受瞩目。记者了解了部分金奖项目。
磁共振技术破国外壁垒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脑卒中斑块成像及智能分析”项目荣获2023年湾高赛金奖,脑卒中预警三维磁共振成像技术和全球首款脑卒中智能预警分析软件的相关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该项目结合主要研究内容共申请专利74项,获得13项PCT国际专利。
季华实验室以OLED喷墨打印装备研发为突破口,设立“G4.5代高分辨率OLED喷墨打印成套装备研制与产业化”项目。该项目突破高精密对位系统、高精度循环供墨系统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所研发的G4.5代高分辨率OLED喷墨打印成套装备在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实现31吋基板多色打印与图案化展示的测试,填补我国当前显示产业核心装备的空白。为突破显示产业中高端装备技术提升及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关键瓶颈,项目团队从系统装备层面出发,协同进行应用基础科学研究与关键技术攻关,聚焦高分辨率OLED喷墨打印成套装备的研发,同时积极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调整和优化项目的专利布局策略。
打造全球无辐射脊柱侧弯检测系统
中慧医学成像有限公司“基于三维超声成像的无辐射脊柱侧弯检测系统”项目是本届湾高赛唯一荣获金奖的香港企业。X光检查被视为传统脊柱弯曲检查的“金标准”,但受限于其辐射伤害,病情正在恶化的青少年患者无法短时间内频繁接受检查。该项目瞄准这一痛点进行技术研发,通过使用电磁感应的空间定位功能系统辅助采集B型超声图像,再进行三维图像重建,使患者无辐射完成脊柱弯曲检查,适用于医院、诊所、实验室和研究机构等多种场景。
该项目实现了四个“首创”。首创用超声成像对骨头的变形进行成像、首创特别适用于脊柱的图像投影方式获得冠状面成像、首创人体支撑结构便于超声扫描人体背部、首创掌上式三维超声扫描系统和先进三维超声显示方法。基于此,项目团队在国内和海外布局了85项覆盖三维超声成像、测量、扫描、显示及掌上三维超声技术相关专利,包括底层算法、软件系统、外观、扫描方法、成像算法、三维可视化、测量方式等,为项目核心技术和产品形成多维立体的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
自研5G芯片“敲门”商业化落地
华南理工大学“宽带高效率5G毫米波相控阵前端系统”项目团队创新芯片架构和设计方法,自主研发国内首款在片集成了频率源和自校准通道的全功能5G毫米波收发机芯片,在功耗、增益、芯片尺寸等方面均比国外商用收发机芯片有显著优势。研发成果在惠州高盛达、广州慧智微、广东曼克维等公司的毫米波通信模组产品中得到应用推广,契合粤港澳大湾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需求。
项目团队重视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工作,从技术、时间、地域、应用四个维度布局发明专利100余件,覆盖“天线、芯片、系统”全链条。同时,依托“广州市知识产权助力关键技术”科研攻关项目,项目团队成立毫米波太赫兹技术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建设贯穿技术研发、专利挖掘与布局、申请前评估、授权后管理等全流程专利导航工作机制。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项目团队长期致力于农业复杂环境下无人机农田信息快速获取和变量喷施作业等方面研究,“无人机精准喷施关键核心技术布局与研发”获奖项目涉及农业专用无人机、机载光谱农田信息获取、卷积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变量喷施作业技术和设备。通过高精度传感器、人工智能算法和实时数据分析,项目实现了对农田信息感知与精准施药,平均节省用药量16%、节省用水量9%、节省劳动力22%,处于行业领先水平。项目团队围绕植保无人机研发、作物信息感知与精准喷施三个核心领域共50件高价值专利,并在海内外均有布局,共同构建了无人机精准喷施的立体化专利技术体系。
采写:新快报记者陈慕媛 通讯员湾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