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2月29日,2023首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总决赛暨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峰会在东莞松山湖科学城正式开幕。
包括戴琼海、李国杰、何友、蒋昌俊、罗锡文、陈学东、张建伟等近20位院士在内的120多位学术界、产业界专家齐聚一堂,就大模型范式的人工智能应用向全场景渗透的路径,制造业等实体产业在无人驾驶、智能装备、网络安全、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场景开放发展等前沿话题进行探讨,展望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挑战和AGI生态的商业模式,具身智能、脑机接口等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趋势,搭建全栈人工智能场景应用落地、创新创业、招商引资、成果转化的产业化合作交流平台。
国务院参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戴琼海,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杨军,东莞市委副书记、松山湖党工委书记刘炜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岳东,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孙富春等共同主持了主论坛。
本次活动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东莞市人民政府主办,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支持,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办公室、广东院士联合会、广东院士专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承办。
东莞是人工智能研究成果转化的理想之地
为期3天的大会以“场景驱动·数智强国”为主题,围绕“以赛助研、以赛促评、以赛定标、以赛引才、以赛创业、以赛招商、以赛办展”的使命任务,采用“1+1+8+6+N”模式,设有1场120支总决赛项目展览展示、1场开幕式暨主论坛、8场总决赛项目路演、6场专题论坛(智能医疗与生物医药专题论坛、智能机器人与高端装备专题论坛、网络空间安全创新应用论坛、智能遥感与卫星应用专题论坛、智能交通与自动驾驶专题论坛、智能能源专题论坛)和N场特色活动(创新人才培养与产业化论坛、项目对接会、走读松山湖等),还举行了项目对接会,加速优质项目落地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戴琼海院士在致辞时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虽然驶入快车道,数据、算力资源日渐丰富,但存在应用场景系统设计不足,重大场景开放程度不高,场景创新生态不完善等问题,亟需强化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双向促进,激发学术界、产业界的智慧和创造力,培育我国人工智能新兴产业业态,把技术和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戴琼海院士表示,松山湖科学城是首个举办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总决赛承办地,彰显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特色,拥有覆盖全链条、全过程、全要素的科创体系和高度发达的制造业,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创新生态、应用场景。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杨军表示,广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先后印发了多个政策指导文件,制定了《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同步带动重点地市陆续出台相关政策,体系化布局人工智能发展,抢抓人工智能发展先机。
东莞市委副书记、松山湖党工委书记刘炜表示,今天的东莞,今天的松山湖,依托完备的产业链和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形成了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为人工智能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是人工智能研究成果转化的理想之地。同时,广阔的应用场景和市场前景、日益完善的创新生态,也将反过来推动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的进步。东莞热忱欢迎人工智能领域的优质项目、创新团队落户,共同打造大湾区人工智能发展新高地。东莞也将持续打造宜居宜业宜创的营商环境,优化人才服务保障,让人才“近悦远来”。
加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11个优质项目松山湖科学城寻“姻缘”
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戴琼海、何友、罗锡文、陈学东、张建伟,日本工程院院士任福继、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蒋田仔、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田奇,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杨军,东莞市委副书记、松山湖党工委书记刘炜,东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黎军共同启动首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总决赛。
记者从大赛组委会获悉,本届大赛设立高端高效智能经济、构建安全便捷智能社会、实现绿色健康智能生活、推进国家智能科创需求和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等五大专题赛道、28项应用场景,采用“开放专题”和“揭榜挂帅”两类竞赛模式,共分为选拔赛、晋级赛和总决赛三级赛制,由网络选拔、重点推荐、区域晋级、路演比拼、赛奖嘉年华等五个环节组成。
自2023年2月14日启动大赛以来,大赛评审委员会坚持公平、公正和公开的评审原则,先后吸引全先后吸引全国重点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2432支队伍报名参赛、挑战角逐,最终从各专项晋级赛推荐评选出120个项目入围全国总决赛。获得全国总决赛特等奖、一等奖的项目将优先提名“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
东莞松山湖科学城作为首个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总决赛的承办地,拥有中国首台、全球第四台脉冲式散裂中子源,布局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等大装置、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大平台,推进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东莞理工学院等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研支撑及良好的创新生态。
在28日的项目对接会上,松山湖科学城集团、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光大We谷产业园、中集智谷产业园、清大创投、东莞科创资本等东莞松山湖的产业载体、投资机构与大赛组委会精选的11个总决赛项目代表展开对接交流。同步,120个参赛项目在松山湖科学城展览馆亮相,展现人工智能在多领域的最新探索。
杭州宇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经理李朝参加了本次对接会。李朝表示,在松山湖,感受到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和营商环境,特别关注人才引进政策,产业扶持政策。“希望借助本次大赛的举办,能够结识更多同行。希望和松山湖科学城有更多合作机会。”
为助推优秀项目落地发展,在大赛开幕式上,发起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科创基金联盟,通过联盟的平台作用和协作机制,以基金投资、项目孵化、产业协作等方式,致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该基金联盟由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组委会发起,联合东莞科技创新金融集团、广东莞商清大股权投资、元起资本、深圳市东方经略股权投资基金、深圳华创深大投资、青禾资本、深圳人才一号基金、清水湾基金、元禾原点投资、百度风投等10家知名投资机构共同发起设立。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杨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