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仙丹”除了是《西游记》太上老君的宝贝,还可能是致命的毒物。稍早前,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下称“市十二医院”)收治了一名因误服“仙丹”导致急性重度汞中毒的82岁患者,入院当天,其尿汞检测结果是正常值的近2万倍,肾功能衰竭,肝脏、心肌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经治疗,近期随访姜阿婆的尿量已完全恢复正常。
【误服】为治疗湿疹 八旬阿婆误服外用“三仙丹”
“听别人说‘三仙丹’治疗皮肤湿疹有奇效,便找来了。”疗病心切的姜阿婆,陆续误服了这款外用药三颗,随即出现头晕、呕吐、乏力、情绪低迷、尿量明显减少等症状。
经过当地医院救治未见好转,于是转至市十二医院ICU。入院当天,姜阿婆尿汞浓度高达73465.47μg/L(肌酐校正),比正常值高1万8千多倍;反映肾功能的肌酐清除率仅有6.21ml/min,出现无尿,提示已存在肾功能衰竭;转氨酶、心肌酶升高,肝脏、心肌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
针对姜阿婆肾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神经系统损害等情况,ICU团队迅速制订了详尽的治疗方案。经驱汞、血液净化、护肝、营养心肌、导泄、心理疏导以及精心护理,患者头晕、呕吐、乏力症状消失,肝、肾功能、心肌酶学指标改善,尿量逐渐增加,甚至主动与医护人员交谈。
经过5天的综合治疗,姜阿婆顺利转出了ICU。近期随访,姜阿婆的尿量已完全恢复正常。
据介绍,姜阿婆误服的“三仙丹”亦称“小升丹”,由水银、火硝、明矾混合升华粗制而成,主要成分为氧化汞,主要功效是提毒、祛腐、生肌。“三仙丹”为外用药,氧化汞含量高,目前市面上鲜有直接售卖,但会将它与其他的赋形剂稀释混合,制成“九一丹”“八二丹”“五五丹”,甚至有些商家直接将其命名为“拔毒膏”“生肌散”等等。
【警惕】“三无”化妆品等5种情况容易引起汞中毒
“尽管是外用,这些药物中的氧化汞仍可通过皮肤及创面被人体吸收,长期或大量的外用亦可导致汞中毒。”市十二医院急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陈运超提醒,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银体温计、美白化妆品、丹药、朱砂等都可能含有汞成分,长期接触或不当使用这些含汞物品便有汞中毒风险。临床上汞中毒可划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表现症状有所不同。
陈运超介绍,急性汞中毒多由口服大量含汞化合物或吸入大量汞蒸气引起。口服汞盐引起的急性汞中毒,可出现口腔粘膜充血、水肿、口腔有金属味,常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胃肠道穿孔,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甚至死亡。
他指出,慢性汞中毒多由长期少量口服、涂抹含汞化合物等引起,症状比较隐匿。早期多表现为头疼、记忆力减退、情绪抑郁、易怒易兴奋等的神经精神症状;可出现意向性震颤的汞中毒特征性症状,手指震颤最为突出,严重者可出现手腕、前臂,甚至双脚也有震颤。
陈运超提醒广大市民,切勿盲目使用成分不明的丹药、自炼丹药;避免使用汞超标化妆品,尤其是“三无”产品和DIY(手工)产品。另外,从事汞矿开采或含汞物质生产者,应注意汞中毒症状监测,定期体检并测定尿汞、血汞含量。
如果打碎体温计或者水银血压计,可以用卡纸或质地较硬的纸张将散落的水银聚集在一起,并将其放入密闭的容器,按照有害垃圾处理,并保持室内通风。“切记避免使用拖把、扫把或吸尘器清理水银,这样会加速水银挥发,导致空气中汞蒸汽浓度升高,增加吸入汞蒸气中毒风险。”陈运超说。
采写:新快报记者 高镛舒 通讯员 王润东 周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