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近日,随着110千伏万达变电站投产,广州电网变电站数量增至417座,广州也成为国内拥有最多公用变电站的省会城市。2023年南方电网在广州投产变电站17座,投产变电站数量创十年以来新高,220千伏变电站投产数量(8座)也是广州电网历史最高纪录。广东电网广州供电局以高品质工程支撑全国领先标杆供电局建设。
在2023年投产的17座变电站中,有6座位于广州开发区、广州市黄埔区,创下了广州市一年内同一区域投产变电站的新纪录。广州供电局与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民营经济和企业服务局政企协同,依托黄埔区优化用电营商环境联席办公室,加速推动坚强城市电网建设的标杆目标实现,为黄埔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电网建设双创新高,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3年,广州黄埔区电网实现基建投资和建设规模双创新“高”,全年累计完成电网建设投资22.6亿元,变电站建设数量位居广州各区第一。广州第400座暨全国首座近零能耗500千伏科北站、广州首座造价咨询试点项目110千伏美维站等6座变电站相继建成投产。新建变电站将辐射助力周边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约达147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中新知识城电网获评了EPTC(中能国研)电力技术协作平台高可靠性示范区优秀案例。知识城区域2023年内投产变电站4座,致力构建高可靠“异站双回”电网架构,推动区域供电可靠性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助力广东省打造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第三极”。
此外,黄埔区还完成了1667间智能电房改造,完成调试上线数量位居全广州第一,为率先建成广州人工智能数字经济试验区提供了有力保障。
推出政企协同四个首创,打通电网建设绿色通道
电网高质量建设得益于政企协同为特色的供电部门与政府部门高效沟通对接机制。广州黄埔供电局与广州开发区民营经济和企业服务局(区电力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联合推出四个首创,打造电网建设绿色通道。助推全省首创打捆入案报批机制,以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契机,打捆入案、打捆审批,提高变电站报审效率;全省首创容缺办理旧村改造配套变电站项目核准,加快旧村改造配套变电站建设进度,有效化解邻避效应;全市首创“一村一册”模式,积极对接辖区内旧改单位、村社,实现资产重置补偿,补偿数额位居南方电网区域第一。推动广州首个新能源变电站“多站合一”试点,通过区域能源管控平台实现多种复合能源高效、经济运行,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2024年,广州供电局将持续构筑坚强电网网架,以高质量电网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年计划投产主网基建项目43项,计划新增变电站17座。同时,加快推进“2518”电源送出线路工程、500千伏海珠站、傍海站、楚庭第二电源通道、220千伏天河棠下柔直背靠背工程等重点项目。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彤 通讯员 申浩播 刘海宁 谭紫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