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牵手”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佛山路径”
新快报讯 1月11日,佛山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基地在禅城区南庄镇河滘小学揭牌,探索高校与小学“手牵手”共研思政一体化的“佛山路径”,进一步推动佛山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活动当天,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杜环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林瑞青等领导在禅城区南庄镇河滘小学校长孔祥敏、党支部书记李霞陪同下参观了校园教室、宿舍、功能场所等环境。
座谈会上,两校就思政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对学生思想教育、毕业生就业问题、两校师资人才培养等具体事项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领导在座谈会上表示,此次思政教育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仪式和交流互访,是两校携手共创未来的崭新起点,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进一步加强两校教师教研互动,共同推动课程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佛山市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佛山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在河滘小学揭牌,将有效推动 “育人主体共同体、课程建设共同体、资源整合共同体、组织保障共同体”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的形成,全面增强思政育人效果。
揭牌仪式现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林瑞青介绍了基地四大建设任务,即通过“大手拉小手”方式,推动佛山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将高校思政教师人才培养与中小学思政课堂建立紧密联系;加强大中小学教师教学研究互动,推动课程高质量发展;探索本地毕业生就业出路,为其提供较好发展平台并给予更多支持。
记者获悉,河滘小学历来高度重视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新时代特点,把握“大思政课”培根铸魂着力点,以李霞名师工作室为依托,以思政课堂为主渠道,以课程思政为切入点,全员全方位全程开展学生思政教育,推进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善用“大思政课”,赋能师生成长。
南庄镇河滘小学党支部书记、思政正高级教师李霞表示,思政课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接下来,学校将把基地四大建设任务落实落细。同时,学校通过五大方式,全员全方位全程开展学生思政教育,推进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积极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佛山路径”“佛山方案”。即建好“强师资”,培养“大先生”;整合“大资源”,构建“大体系”;善用“大思政”,铸魂育新人;立足“大课堂”,打造精品课;依托“大平台”,成就“大作为”。
本次基地建设工作,得到了佛山市、禅城区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相信河滘小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将为禅城区教育系统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改革创新带来新的发展与机遇。”禅城区教育发展中心教研室副主任黄咏珩表示,接下来,禅城区将持续发挥基地的辐射引领作用,组织师生系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的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佛山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广东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中心(佛山)首批特约研究员何晓锋表示,一块小小的牌匾,凝聚着沉甸甸的责任和担当。他希望,未来佛山会出现更多高校牵头的实践基地,形成立体式、多层次的一体化共同体,探索具有佛山乃至广东特色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路径。
(文、图/李艳 通讯员 徐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