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月16日,广东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2023年全年进出口情况。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党委副书记、副主任温珍才介绍,2023年,广东分署先后出台了支持广东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18条、推动全省外贸稳规模优结构20条措施,各直属海关结合各地实际出台了近200条细化措施,多层次、多角度立体支持广东稳住外贸基本盘。
一是推动进出口通关效率再提升。紧密贴合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推进智慧海关建设,不断压缩企业通关时间,降低物流成本。服务广东重大项目建设,对进口设备“即到即检”,对符合条件的进口大宗能矿商品“先放后检”“快检快放”,压缩通关时间超一半。扩大“组合港”“一港通”等改革覆盖范围,缩短货物平均堆存期3天以上,累计开通航线57条,2023年运输货物超48万标箱,同比增加40.6%。
二是帮助企业减负再增效。加大对广东“专精特新”、“一带一路”、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企业信用培育;推进加工贸易系列改革;推广企业集团监管模式,有效落实主动披露政策,为企业提供容错纠错通道。加强与港澳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合作,上线粤澳集报货物“一单两报”、粤港公路舱单“一单两报”等新功能,大幅压缩企业必填项目50%以上。服务企业尽享RCEP等自贸协定关税优惠,开展粤港澳海关保护知识产权联合执法行动,发挥海关技贸评议基地作用,支持企业更好拓展国际市场。
三是支持外贸新业态发展再创新。省内海关在全国率先开展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跨关区退货试点,创新打造全球中心仓支持出口货物多模式拼箱出境;“一企一策”对接跨境电商龙头企业供应链总部项目,打造电商出口“嵌入式”监管模式,实现高效验放、读秒通关。支持新能源汽车、储能产品通过铁路扩大出口,全面实施“铁路快速通关”,广东2023年开行国际货运班列1258列,同比增长约30%;开行列数首次突破千列大关,进口回程班列同比增长超1.3倍。
四是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和重大平台建设再突破。锚定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战略定位,聚焦支持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推动大湾区互联互通、提升大湾区贸易便利化水平、促进贸易新业态发展等方面,全面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和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平台高质量发展。2023年,大湾区内地9市进出口值7.95万亿元,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19%。
采写:新快报记者 陆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