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处可见的娃娃机一直都深受儿童和年轻人喜爱, 夹到的“战利品”往往会被带回家摆在床头,成为亲密的小伙伴,但这是很危险的行为!很多娃娃机中的玩偶来源不明,缺少质量标签及成分说明,安全性难以考究,近年来毛绒玩具中发现甲醛超标的新闻更是常有发生。甲醛早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强烈致癌和致畸性物质,长期近距离接触,甲醛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导致咳嗽、咳痰、流眼泪、过敏、头痛,甚至有致癌风险。
《消费者报道》曾经整理了我国各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在2016年1月至2021年2月关于毛绒玩具的质量抽检情况,抽检中发现不合格的毛绒玩具99批次。
2021年5月
江苏省南通市市场监管局抽查儿童毛绒玩具20批次,4批次不合格。
2022年9月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回3400个存在安全隐患的毛绒玩具……这些毛绒玩具不合格原因涉及玩具标识、机械和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方面。
由此可见,市场上流通的毛绒玩具并不十分安全。
2017年,新华社曾针对街边的毛绒玩具,做过一次取样化验。结果发现:采样回来的5个没有3C标志的娃娃中有一半都甲醛超标。
广州各大商圈的6款公仔内都含有甲醛
近日有广州媒体选取了广州各大商圈内公仔机里面,一共6款的公仔做了个实验,发现6款公仔内都含有甲醛。
有业内人士透露:很多玩具为了防皱,商家会在原料里加入染色助剂,而染色助剂中添加的甲醛含量超标后,长期亲近玩具,嘴鼻近距离吸入,不仅会让人头痛过敏,严重的还会出现致命状况。
6岁男童因毛绒玩具甲醛超标生命垂危
早前,《滨海时报》刊登了一则新闻:塘沽某男童在家中突然咳嗽、呼吸困难,浑身出满红疹,奇痒无比。
家长赶紧送去医院,经检查得知是家里甲醛超标所致。进一步化验才发现,罪魁祸首竟然是新买不久的毛绒玩具。
为什么毛绒玩具会不安全?
①甲醛超标的劣质材料,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如果长期接触这些公仔,有医生表示:“最明显的是诱发支气管哮喘的发作,导致哮喘病症加重,要是说很超标很严重的话也有可能是危及生命。血液方面有可能导致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的产生,最常见的是白血病淋巴瘤这样一些恶性的血液病。”
专家提醒:尽量减少接触这些散发甲醛的玩具能减少致病。保持室内通风是减少甲醛的一大措施。
②缝制不牢固的拼缝、小配件
毛绒玩具的拼缝不牢固时,填充的毛毛可能会脱落,如果被小朋友误吸入鼻中,会引起呼吸道过敏或感染。毛绒玩具的小眼睛、小鼻子等可拆卸配件,容易被小朋友误吞或误吸,甚至塞入鼻孔、耳道内,引发危险。
③滋生细菌
毛绒玩具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沾染和滋生细菌,很多小朋友喜欢舔毛绒玩具,如果没有定期清洗,这就增加了被细菌感染的危险。
如何选购安全的毛绒玩具?
①认准3C认证
3C认证的全称为“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2017年6月1日起,我国开始对毛绒玩具实施CCC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这些产品必须标明3C强制性标识方可出售。
②看清使用说明
使用说明应至少包含产品名称、生产厂名、厂址、联系电话、主要材质或成分、执行标准代号、适用年龄范围、安全警示等,家长应仔细阅读,尤其需要注意玩具的主要材质、适用年龄范围和安全警示。
③注意细节
毛绒玩具的表面布料要干净,填充物应充足,手感柔软,无异味。玩具上的拼缝和小配件应牢固,填充物不能从拼缝中露出,还需注意金属配件应无锐利边缘和毛刺。
购买后要如何安全使用?
1.定期清洗毛绒玩具,并放到太阳下暴晒消毒。
2.做好看护,尽量别让小朋友舔咬玩具。
3.定期检查玩具上的配件,如有松动应及时加固。
家长不仅是孩子最初的老师,同时也是他们健康成长的守护者。为了让孩子不被“三无玩具”所伤,请远离街头娃娃机、远离街头售卖的廉价毛绒玩具。此外在购买玩具时要看玩具是否有安全认证标志或其他认证标志,杜绝三无产品,也不要图便宜。
还有哪些玩具属于「高危」产品?
塑料面具
那种在小卖部及小摊小贩买的很便宜的塑料面具,用的材质可能有毒。
带绳子的玩具
绳子可能会缠绕宝宝的脖子或手指,造成缺氧或者指端缺血坏死。
发光气球/氢气球
别看发光气球看着好看,其实也是很危险的!可能出现电线短路,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还是不要买给小孩子玩了!
微型积木
太小的积木、玩具可能会被宝宝吃到嘴里。
水宝宝
遇水后极度膨胀,被宝宝误食后易造成肠梗阻。
水晶泥
这个算最近很火的“网红玩具”了,很多孩子都在玩。
而目前市面上几乎所有的“史莱姆”水晶泥内都含有硼砂成分,而这种成分如果吃到肚子里,达到一定剂量会中毒甚至是死亡。
一般的皮肤接触水晶泥没什么事,但如果是破损皮肤接触,或者没洗手吃到肚子里,那就比较危险了,所以还是不建议小朋友玩。
磁力珠
磁力珠因为本身五颜六色,而且形状比较小,容易被孩子误食,不但会引起铅和重金属中毒,还可能因磁力造成肠穿孔、肠梗阻。每年都有相关的事故出现。
小黄鸭等沐浴玩具
除了有很多“三无”小黄鸭用的是劣质材料,可能有毒之外,它暗藏的细菌也是你难以想象的。
即使你每天用开水烫,用完把水控干净、晒干,脏东西依旧会通过出气口进入到玩具内部,并且残留一部分在里面,最终滋生各种细菌和虫子。
来源:新华日报、新浪微博、梨视频、上海疾控、消费者报道、新华社、人民网、央视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