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月26日,2024年春运拉开帷幕,将持续至3月5日,为期40天。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中国石化“情暖驿站”大型春节关爱公益活动同步启动。今年“情暖驿站”活动的服务对象扩展为“温暖回家路上的人”,为返乡摩骑、跨省卡车司机等提供近20种免费服务,并送出4500份“免费加油礼包”和10000份“新春加油礼包”。
邀请户外劳动者开展“爱心团年饭”
1月26日上午9时,新快报记者来到广东佛山勒流北服务区,看到卡车司机们陆续前来领取“新春加油礼包”。“(送的东西)非常实在。”卡车司机王师傅正拎着一袋丝苗米和“易捷福袋”,他笑着记者说,这是他第一次参加“情暖驿站”活动,感觉收获满满。记者注意到,“易捷福袋”中含有功能饮料、饮用水、方便面、围巾等。
据介绍,从1月26日起至3月5日,中国石化在广东、广西、贵州、湖南、江西、湖北、云南、河南等8省(区)近百座加油站开设“情暖驿站”,面向所有返乡人员继续提供“1+10+X”近20种免费服务,包括应急药品、热水、简易维修等10项基础服务,以及代换机油、修车等多项个性化服务。
此次活动中,卡车司机和骑摩托车返乡的务工人员有“专属礼包”。据了解,中国石化联合易捷、长城润滑油、广东邮政EMS等10多家爱心企业,在广东、广西、贵州、湖南等地30座加油站为春运返乡摩骑提供4500份“免费加油礼包”,包括免费加满一箱油,1份装有食品、饮料的“爱心福袋”以及1份短期意外险。同时,中国石化在广东、广西、贵州、江西、湖南的45座“司机之家”向从事卡车跨省运输的务工人员,提供10000份“新春加油礼包”,包括了柴油积分换好礼、中国石化活动8省“司机之家”“免费休息、免费洗澡、免费洗衣、免费干衣、卡车免费加水”五大温馨服务。
当天,中国石化“情暖驿站”同步启动春运青年志愿者上岗仪式,超过5000名志愿者将在40天春运期间服务驻守加油站开展志愿服务。此外,中国石化旗下加油站建设的“爱心驿站”将在春运期间邀请坚守岗位的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出租车司机、社区保安等户外劳动者开展“爱心团年饭”,24小时开放服务广大群众。
据介绍,这是中国石化自2013年以来连续第12年开展“情暖驿站”活动,累计为超过458万“返乡摩骑”、5780万春运返乡人员提供免费加油、休息等服务,超过5.3万名志愿者投入服务。
摩骑一代见证新型城镇化
“情暖驿站”的背后,是十余年来能源变革和大众出行方式的转变。12岁的唐子涵尽管还能听得懂广西老家的话,但基本不会说了。出生在广东佛山,从小就随着打工的父母住在佛山。记忆中的过年,子涵的脑海里只有两个字,“远”和“累”。和许多“摩骑宝宝”一样,子涵印象中的过年,全是被夹在父母中间,一车三人,颠簸550公里一路颠簸骑行。一年前,子涵的父母圆了房子梦,在佛山供上了一套三居室。今年过年,子涵再也不用骑行回去了,爷爷奶奶和叔叔一家就在佛山的新家团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新型城镇化战略,从春运的视角可窥一斑。从务工地返回出生地,逐步形成了“反向春运”的一股热潮,过年来城里团圆,用老乡们的话说就是“家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回家过年更有时代气息。
作为摩骑一代,子涵父母还是喜欢用家乡话交流,也爱讲述广西梧州蒙山县黄村镇的故事,但作为摩骑二代,子涵的微信属地一直就是广东佛山,早已不是籍贯里的广西梧州。
51岁的胡伟海决定用实际行动支持家乡的振兴,听从了刚刚大学毕业学设计的儿子建议,结束20多年在广东佛山龙山镇家具厂的打工生涯,回到老家响应文旅产业振兴号召,建一家民宿,开一家农家乐。
胡伟海来自江西萍乡市芦溪县东阳村。上世纪90年代,跟着村里的亲戚来到佛山,从木工做起到,逐步成长为熟练掌握锯木、刨料、开榫、组装、上漆等各种工序的多面手。儿子胡鑫霖一直跟着父母在佛山长大,每年和父母一起骑摩托回老家的经历恍如昨日。2022年,鑫霖大学毕业后回到老家萍乡,投入一项乡村文旅调研,下一步将他在城市里学到的、看到的新的生活方式、消费模式“平移”到老家,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实现在家门口赚钱,不在走父辈外出打工的路子。
“情暖驿站”自2013年启动以来,12年间服务了无数春运返乡人员。万千像唐子涵、胡鑫霖的“摩骑二代”已经长大,而他们父辈作为“摩骑一代”,有的可能依旧如候鸟般往返于出生地与打工地,有的已经扎根在城市,有的可能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重新找到了生态位,用毕生在城市里的所学、所为反哺生养自己的家乡。
据统计,春运返乡“摩骑大军”最高峰一度达到了近70万。随着路网、高铁等基础设施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摩骑规模已经缩减到3万。摩骑一代的经历,对个人而言无疑是励志的,他们都是奔跑在幸福道路上的奋斗者,对整个社会而言,他们则是见证了中国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道路发展的历史。
采写:新快报记者 林广豪 左百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