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服务业发展水平既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和重要引擎。随着“双区驱动”,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深中通道建成通车后中山与深圳等东岸城市融合互动一体化发展等多重机遇,中山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日益增强,对中山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必将成为中山高质量发展的两个着力点。
2月2日,中山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中山市人大代表中山火炬开发区商会副会长兼现代服务业分会会长、利诚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新文就“加大现代服务业扶持力度,服务中山经济高质量发展”发表了个人的意见。
陈新文表示,“十三五”时期,中山市服务业呈现效益提升、结构优化、业态集聚的良好态势,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由2015年的1135.2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523.3亿元,年均增速达5.5%;但另一方面,当前中山市服务业在规模、结构、布局、质量、环境等方面与珠三角先进城市相比,还存在不少短板与弱项。2020年,在珠三角九市中,中山服务业增加值总量位列第八位,仅相当于广州、深圳的 1/12,东莞、佛山的 1/3。
就此,陈新文从“出台进一步扶持的政策措施、对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提供帮助”两方面给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出台进一步扶持的政策措施
建议学习广州南沙等地的先进经验,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一套高效的、紧贴企业实际需求的扶持和培育办法。对新落户企业和创新项目鼓励支持。将生产性服务业纳入技改扶持范围。完善企业创新服务体系,对不同类型的创新项目进行分类指导扶持,如工程类创新项目需考虑其长久性和稳定性,适当提供必要的试验环境和资金支持,促进新技术真正转化使用。
推动更多优质企业上市,利用资本市场做强做大。
培育若干服务业行业龙头。陈新文建议,中山市要遴选若干高成长、潜力型的企业给予重点培育,打造若干细分领域的服务业冠军,鼓励和支持有潜力的龙头企业在服务好本土市场的同时,“走出去”,拓展服务业市场,做大总量和影响力,政府对“走出去”成效显著的服务业企业, 可以按年度服务量给予一定的扶持奖励。
对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提供帮助
引导并鼓励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健全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在国家政策的适用范围内,尽可能支持本土企业。优化现有资源库,把优质的现代服务企业相关的机构、专家、产品名称,通过专业评估认证并汇总成册,增加补充到资源库中,如2021、2022年入选中山市现代服务企业培育库等入库企业,建立本土企业资源库。政府在采购服务项目时,建议优先在资源库内择优选取。
对企业满足投标资格条件的需求给予培训辅导帮助。在采购项目设定条件时,进一步破除制约市场竞争的各类障碍和隐性壁垒,在要素获取、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等方面对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对待,让市场能充分竞争,避免采购条件要求过高,造成大企业垄断投标市场。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红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