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2月23日,海珠区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海珠区委书记蔡澍在会上指出,2023年海珠区创造了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6%、增速全市第一的历史佳绩,数字经济、都市工业蓬勃发展。2024年,海珠区将聚焦强化科技创新,优化产业体系,谋划576个重点投资项目,力争达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20亿元、增长16%以上的发展目标。
大会现场还举行了重点项目签约开工仪式,11个总部及现代文商旅项目和11个重点平台及人工智能大模型项目现场签约,唯品会国际创新中心项目、大参林创新总部项目、趣丸科技全球总部大厦项目等9个项目正式开工。
数字经济、都市工业蓬勃发展,政企合作共创佳绩
过去一年,海珠处处呈现欣欣向荣的升腾景象:“琶洲算谷”品牌全面打响,琶洲试验区入选福布斯中国中央商务区竞争力十强,连续两年获评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十佳;都市工业蓬勃发展,创新“56433”发展体系,引进纱纤亿、超境等15个研发型项目;在康鹭片区划定13个网格,片区策划方案、更新单元规划获批实施,顺利实现“首拆”,加速推进“首建”;“绿美海珠”成色更足,海珠湿地入选国际重要湿地,被授予世界最佳自然保护地称号。
亮眼的成绩单背后,蕴含着无数“海珠合伙人”的共同努力。2023年,海珠区相关部门累计走访服务企业、项目超1.3万家,成功举办数字经济产投峰会等活动,新落地项目170个、达产营收930亿元。在政企共同努力下,抖音集团在地营收突破200亿元,德擎光学有效解决了国内激光加工工艺检测的“卡脖子”问题,中国电器科学院启动国际创新社区项目,省科学院沿新港路布局10万平方米科技载体……
聚焦强化科技创新,谋划576个重点投资项目
会上指出,今年海珠区将从强化科技创新、优化产业体系、培育产业生态、统筹要素资源四个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15%)和工业(11%)已成为海珠区两大支柱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提升到了19.2%。2024年,海珠区将加快打造琶洲新质生产力创新中心,联合中山大学组建科技成果转化“一联盟两中心三平台”,研究出台支持颠覆性技术专项政策,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超170亿元,新培育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和未来独角兽企业800家以上。
同时,建设大模型创新应用示范区,设立百亿产业基金,引育10家以上大规模应用领军企业,加强AI训练师等新型人才培育,办好第三届琶洲算法大赛,积极推动琶洲试验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开发区。大力支持制造业企业智能化、数字化技改,确保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2%、工业投资增长10%以上。以会展经济促带动,发挥广交会龙头作用。
今年,海珠区共谋划576个重点投资项目,总投资达6012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116个。要推动唯品会国际创新中心等9个产业项目建设全面提速,保障腾讯等10个产业项目实现“开门红”。办好国际投资年会等行业盛会,力争全年新落地项目超180个。新开业广州塔南广场商业综合体、京东超级体验店等项目,做旺2024“消费促进年”。加快推进康鹭、新中轴等片区更新改造,全面推动城区品质提升。
链接:签约开工项目名单
总部及现代文商旅项目(共11个)
中国联通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项目
同程旅行华南总部项目
汇通达网络股份有限公司项目
大龙网全球数字贸易总部项目
海珠中部高端度假型酒店项目
苇创微电子显示芯片总部项目
芯谷科技光学识别芯片总部项目
珠江啤酒文化产业酒店项目
广州萨莉亚餐饮有限公司项目
喜淘科技一站式婚庆会馆项目
联星(南箕社、东方红社) 旧村改造项目
重点平台及人工智能大模型项目(共11个)
阿里资产华南中心项目
支付宝营销中心项目
远方好物有机食品电商平台项目
唯品会“朝彻” 大模型
佳都知行交通大模型
海珠政务云脑大模型
致景服装大模型
盈尚标体大模型
筷子视频理解模型
时谛泛时尚行业大模型
登甲智能建筑大模型
重点开工项目(共9个)
唯品会国际创新中心项目
大参林创新总部项目
趣丸科技全球总部大厦项目
琶洲算谷项目
海珠城发琶洲派艺术馆项目
东南西环三滘立交市政化改造工程项目
沥滘村改造项目(35#复建地块)
琶洲南区留用地补偿安置物业建设项目
海珠区上涌果树公园北侧地块项目
采写:新快报记者 庄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