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春霞
河源市乡村振兴局驻河源市连平县忠信镇工作队队员兼上坣村第一书记
“走在田间地头,感觉心里特别踏实。看到乡村的变化和乡亲们的笑脸,我感觉很幸福。”
“冬季不冬眠,挖呀挖呀挖,清出一条顺畅排溉渠……”“卖花生,卖花生,秋季咸韧花生……”打开欧阳春霞的微信朋友圈,无论文图、视频,无一不沾着泥土,无一不透出热爱。
2023年1月,曾在脱贫攻坚时期担任过驻村第一书记,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欧阳春霞整装再出发,加入驻连平县忠信镇工作队并担任上坣村驻村第一书记。一年多来,她潜心乡土倾情乡间,与同事和村干部齐心协力,为忠信的振兴发光发热。
做好绿美生态
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工程,而是一场持之以恒的长效管理。欧阳春霞协助村委干部把整治与管理、整治与提升相结合,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营造干净整洁居住环境。在整治工作中,一方面清理房前屋后、河沟垃圾,另一方面积极宣传,让群众主动维护人居环境卫生,形成常态化干净整洁村居人文面貌。
为进一步打造家在景中、人在绿中的绿美乡村景象,欧阳春霞协助村委深入推进“一名党员一棵树,一个支部一片林”绿美行动,围绕村旁、路旁、水旁等零星荒地和危房拆除后种上风景树。活动中,欧阳春霞联系社会力量参与上坣村绿美建设,一位社会爱心人士捐赠250株红叶石楠。
传扬花灯之彩
出自河源市连平县忠信镇的花灯,有600多年的历史与传承,被列入第一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走访调研中,欧阳春霞不仅了解到忠信花灯的璀璨历史,更被手工灯匠的精致作品深深吸引。“忠信镇素有‘花灯之乡’的美称,而集中了诸多花灯艺人的上坣村上寮是目前全镇的主要制作点,花灯制作规模最大,品种也最多。”
为盘活资产资源,拓宽乡土特色并激活新增长点,欧阳春霞协助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进一步挖掘上寮传统花灯制作的特色文化,将绚丽多彩的忠信花灯印上笔记本封面,广为传扬。“花灯是客家传统民间艺术和民俗风情的载体,将传统文化和县域经济完美融合,是时代赋予忠信花灯的新使命,也是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欧阳春霞笑着告诉新快报记者,花灯是忠信的“老物件”,但历久弥新光彩不减,同时,也拓宽了花灯应用渠道,让工匠和村集体同步增收。
助力花生热卖
除了花灯,忠信镇另有一“花”,也是远近闻名。
“又到花生秋收季,自种自制的忠信花生,香甜酥脆,快快下手买啊。”翻看欧阳春霞的朋友圈,去年秋冬连续数月,她都在“叫卖”忠信的名优产品——花生。新快报记者了解到,忠信的花生不仅口感好,还因其出油率远高于“非忠信”,深得市场“宠溺”。
“有一位女店主,是我们镇里人,她不但自己种植花生,还收购当地村民的花生,且价格合理公道。”细心的欧阳春霞注意到,从运输、清洗,到烹煮、晾晒,这位店主都是亲力亲为。但与店主交流后得知,她加工后的咸香花生,销路太窄,只在店里等人来买。欧阳春霞亲测过店主的花生品质后,决定帮她卖花生,并称自己的“义卖”将有“三全其美”的成效,“种植户可以在家门口卖个好价钱;商户增收,为镇域经济作贡献;在线上售卖渠道打响忠信花生品牌。”
欧阳春霞跟随女店主,拍摄了咸香花生从田间到展台的全过程,发布在微信和抖音等平台上。“没想到(花生)这么好卖,太感谢欧阳书记了!”去年年底,店主告诉欧阳春霞,两万多斤花生已售罄。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校对:王萃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