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3月9日报道,韩国食品安全机构说,在计划进口到韩国的日本糖果产品中,检测出少量的放射性物质铯。
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3月8日称,对进口食品进行放射性检测时,在来自日本静冈县的糖果产品中检测到了每千克1贝克勒尔的铯。
据韩联社报道,相关进口商原计划进口约122千克涉事糖果产品。但根据检测结果,进口商取消了进口计划。《联合早报》报道称,韩国去年检测日本产品时,就四次发现有铯的痕迹,之后取消进口相关产品。
韩国政府表示,即使检测到辐射量低于每千克100贝克勒尔的当地安全水平,当局也会要求进口商对其他放射性物质进行测试。放射性物质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会在全身均匀分布,最容易引起造血组织损伤。如果铯滞留在骨骼和肌肉组织中,可能会引起软组织肿瘤,导致癌症。
中国海关总署已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
日本于2023年8月24日单方面强行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我国海关总署当日就宣布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
消费者如何鉴别进口产品“存在风险”
如今,消费者对进口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然而,在面对众多商品时,如何辨别真假“进口食品”成为了一个难题。有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各食品销售经营单位和消费者,销售和购买进口食品时要学会“一查二看三验”。
一查:查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情况
登录海关总署网站查看相关食品生产企业是否获准注册:http://jckspj.customs.gov.cn/spj/xxfw39/jkspjwscqyzcmd/4650504/index.html
二看:看是否有中文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
1. 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依法应当有说明书的,还应当有中文说明书。
2. 中文标签上应注明产品名称、原产地、生产日期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
3. 预包装食品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条规定的,不得进口。
三验:验进口食品“身份证”
进口食品经海关评定合格的,签发《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准予进口。
2. 《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载有进口食品品名、品牌、原产国(地区)、规格、生产日期、数/重量等信息,表明进口食品的来源和途径正当。
来源:综合参考消息、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