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以投资者为本优化融券机制,记者13日获悉,部分券商已收到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通知,将于3月16日(周六)进行暂停转融通借入证券实时可用业务通关测试。
今年1月28日,证监会进一步优化了融券机制,其中之一是将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由实时可用调整为次日可用,对融券效率进行限制。因涉及系统调整等因素,自3月18日起实施。这也就意味着由“T+0”变成“T+1”步入通关测试阶段。
据了解,此次业务测试重点包括:市场化转融资申报/撤单、市场化转融券约定借入和撤单、转融券非约定借入和撤单、市场化转融通证券出借、非约定申报转融通证券出借、保证金交易,以及上述业务的清算等业务处理。
目前,我国股市有2.2亿投资者,股市已经成为居民配置资产的重要渠道,市场波动直接关系老百姓的“钱袋子”。相比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在信息、资金、工具运用等方面存在劣势,更容易受到违法违规行为的侵害。
日前,证监会对融券业务进一步加强监管,一是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以现转融券余额为上限,依法暂停新增证券公司转融券规模,存量逐步了结;二是要求证券公司加强对客户交易行为的管理,严禁向利用融券实施日内回转交易(变相T+0交易)的投资者提供融券;三是持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将依法打击利用融券交易实施不当套利等违法违规行为。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此次强化融券监管,从监管角度为资本市场走出向上态势保驾护航。”之前由于部分投资者可将限售股转融通之后融券做空,对资本市场走势形成一定打压,较大影响了投资者信心。证监会出台规定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体现出以投资者为本的监管理念。
新快报记者 涂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