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言论仅代表作者观点)
现在最受不了的,国内把什么都说成当代艺术,比如把抽象艺术、书法、水墨或者表现主义、写实主义都说成当代艺术。既然什么都是当代艺术,当代艺术成了当下创作的艺术,那还需要“当代艺术”这个词干什么?
原来少数人先锋探索的领域,大家都没有兴趣参与,一旦这个先锋领域有商业利好了,大家就蜂拥而至。本来这也不是坏事,问题是,大家不是放弃原来保守的领域,奔向一个新的探索领域,而是扩大原来先锋名称的外延,然后不需要改变什么,把自己纳入扩大化解释的新潮旗下就行了。八大美院就是典型,成立了一堆实验艺术分院、当代艺术中心,但是与当代艺术的实验并无什么关系。就像某艺术家搞实验艺术系,但却用民间美术的方法,比如田野调查,当代艺术还需要田野调查?实在是一个笑话 !
美院的“实验艺术”专业,理论上就是一个笑话,既然是实验,就是还没有做成型的东西,这个怎么能作为课程?就像现在许多年轻艺术家喜欢把自己的作品题目叫做“***计划”,好像一冠以“计划”之名,就是一件什么了不起的实验艺术。所谓“计划”,就是什么观念、想法也没有,只是准备往某一题材方面走,能不能做成作品还不知道。
这实际上是歪曲了实验艺术,“实验艺术”是指西方六七十年代约翰·凯奇等人的偶发艺术,并不是说真的作品开始做了还不知道做什么。“偶发艺术”是指作品的基本观念事先是明确的,但不规定具体形式,只是设定一个客观规则,后面的具体形式就由这个规则来自己生成。
现在号称什么“计划”的作品,它是真的什么观念和设定原则都没有,只是设定了一个题材,比如要做“乡村建设”或者“城市改造”之类,这个其实不算实验艺术。
八大美院现在的“实验艺术”专业,其实也只是在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偶发艺术、贫穷艺术、观念艺术归纳成ABC方法论套路在教,这种50年前的“实验艺术”,今天也早就不是实验了。
我看过几届央美的实验艺术系毕业展,作品纷纷叫什么“计划”,所谓计划的结项成果,只是在毕业展摆出了一堆收集的材料,比如一堆民国老杂志,一堆调查数据,现场也煞有介事地使用了各种媒体形式:照片、笔记、影像、装置,感觉作品很像一个观念艺术作品,但也不知道它的观念到底是什么?
就是说,这种作品就是一堆材料模仿观念艺术的摆放形式,但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个作品,只是一个素材展示。
■朱其 著名美术批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