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近日,*ST新海因重大违法,连续六年财务造假,成为2024年首例被强制退市企业,公司将自3月26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的交易期限为15个交易日,预计最后交易日为4月17日。自2020年12月底A股“退市新规”颁布实施以来,已有超100家强制退市。今年就已有ST华仪、ST鸿达、ST爱迪、ST泛海和ST柏龙等近10家公司股票已锁定退市或完成摘牌退市。
3月19日,新海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T新海)发布公告表示,收到深交所下发的终止上市决定。根据安排,*ST新海自2024年2月6日开市起停牌,股价报0.78元/股,总市值为10.72亿元。截至1月10日,*ST新海有股东3.67万户。截至2023年三季报,*ST新海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1.63亿股,累计占流通股比13.72%,其中竟然有七大股东新进或增持。
资料显示,*ST新海2006年在深交所上市,业务横跨新能源汽车、LED芯片、量子通信和光通信等产业领域。至于新海宜走向退市的原因,与其曾连续多年财务造假有关。今年2月5日,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新海宜通过参与专网通信虚假自循环业务虚增销售收入、利润,导致2014年至2019年上半年,累计虚增销售收入超37亿元,相应累计虚增利润总额超5亿元。不仅如此,公司还存在会计差错更正处理错误、审计调整错误、确认预计负债不完整问题。2021年7月13日,证监会决定对*ST新海立案调查。2022年6月2日,公司实际控制人张亦斌也被立案调查。对此,证监会决定对新海宜处以400万元罚款,对时任董事长张亦斌处以200万元罚款,并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经测算,新海宜2016年至2022年扣非净利润都为负值,2023年业绩预告扣非净利润为亏损5500万元至7500万元。
2024年A股市场常态化退市趋势有望继续维持,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环境或将进一步强化。国金证券表示,在未来判断上市公司退市风险过程中除关注传统的财务类指标外,还可同时重点关注治理类相关指标,企业的质押比例、涉诉次数、担保证券市值占比越高,未来面临的退市风险越大。
采写:新快报记者 涂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