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祭扫仍须预约,一次最多预约6人
清明将至,按照传统习俗,不少市民将前往各祭扫场所缅怀先人。3月21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广州市清明祭扫总体工作准备情况。新快报记者从现场获悉,4月1日至21日,前往广州市各殡仪馆、墓园、骨灰楼(堂)等殡葬服务场所进行现场祭扫的市民,须通过“广州市清明祭扫预约平台”进行预约,预约平台于3月25日上午10时上线。
每张订单预约人数从5人增至6人
发布会上,广州市民政局副局长温凌飞介绍,4月1日至21日,前往广州市各殡仪馆、墓园、骨灰楼(堂)等殡葬服务场所进行现场祭扫的市民,须通过“广州市清明祭扫预约平台”进行预约。预约平台将于3月25日上午10时正式上线,预约系统开放时间为每天7时30分至22时30分,市民可提前7天通过“广州民政”微信公众号的“办事大厅”,或通过“穗好办”微信公众号的“办事服务”,选择“清明祭扫预约”进入预约平台。为保障预约及入场核验顺利进行,市民在填写预约信息时,要提前准备好相关身份资料,准确输入预约人及同行人身份信息,一次最多可以预约6人。
温凌飞表示,根据历年预约情况分析研判,今年,广州市民政局将需要预约的祭扫时间段缩短为3周。“铭恩园(原市火葬场)、新塘(中华)墓园实行常态化预约,其他祭扫场所今年仅在4月的前三周实行预约。经充分听取群众建议,结合祭扫场所的容纳祭扫人员情况,今年,每张订单可预约人数从5人增至6人”。
为特殊人群开辟现场预约通道
温凌飞介绍,今年,广州依然为不便使用智能设备且无法通过亲友协助上网预约的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开辟现场预约通道。市民可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到祭扫现场进行预约,按照工作人员的指引有序入场。“现场预约通道主要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设置,除确实无法进行线上预约的老年人等群体以及14岁以下儿童外,其他参加现场祭扫的市民均应提前通过‘祭扫预约平台’进行预约。” 温凌飞说。
温凌飞还提到,今年清明期间,广州将继续提供非现场祭扫服务:一是网上祭扫,市民群众可以通过“云祭扫”平台进行网上祭祀。二是信邮哀思。“信邮哀思”活动已连续举办4年,今年3月25日,广州邮政的“微邮筒”公众号将继续上线“信邮哀思”模块,市民可在活动链接中选择在线写信或明信片制作。三是举办集中祭扫活动。4月,广州市经营性公墓和重点祭扫场所将举办集体祭扫活动,代替不能到现场祭扫的群众表达缅怀思念之情。同时,清明前后广州还将举办骨灰还林、骨灰海葬集中祭扫活动。
被问到今年清明祭扫为何还要继续实行预约措施?温凌飞回应称,2020年之前,广州每年参与清明祭扫的市民近600万人次。“这几年,我们试行清明预约祭扫,引导市民错峰祭扫、有计划地出行,有效缓解了高峰时段的交通拥堵,减轻了因同时入园祭扫人数多而造成的人流极度拥挤,各祭扫场所也能更好地为市民群众提供周到服务,实现了‘平安清明、和谐清明’的目标。为营造安全有序的祭扫环境,保障广大市民群众的健康安全,经充分研究论证,我们今年继续实行实名预约措施,请市民群众理解和支持配合”。
交通运输部门开通公交定制专线
发布会上,广州市公安局副局长杨炳升介绍,针对今年广州市民清明祭扫活动,广州警方加强社会面防控,每天预计投入1.3万余名防控力量,组织发动全市2.3万个最小应急单元共同参与联防联控,加强对交通枢纽、繁华商圈、祭扫场所等重点区域的巡逻防控和安全防护;并对全市人流、车流集中区域开展实时统计分析,结合全市警情预警监测机制,动态优化勤务布局,以面保点,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同时,广州警方会同各相关部门,提前对广州市大型祭扫场所及周边的治安要素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并指导各祭扫场所管理(运营)方科学规划人流管控措施。预计全市祭扫场所每日投入3000余名专项安保力量,做好现场秩序维护。
杨炳升表示,根据以往经验和今年实际情况,预计清明假期出城高峰将出现在4月3日下午和4日上午,返程高峰将出现在6日下午,广州警方将启动交警、治安、公交等专业警种的等级勤务,加派警力及时疏导。另外,广州警方将根据实时交通情况,通过户外电子显示屏以及“广州公安”“广州交警”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实时发布交通信息和出行指引,市民亦可通过导航地图、交通电台了解实时路况,避开出行高峰和拥堵路段,科学安排出行时间和路线。
新快报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市交通运输部门及有关祭扫场所将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开通公交定制专线、优化服务网点、延长服务时间等措施,为群众提供更多体贴、温暖和个性化的服务保障,群众可致电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或登录广州市交通运输局网站了解相关公交定制专线开行情况。
消防将在13个重点场所前置执勤
广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李土恩在会上介绍,据统计,广州市近三年清明节假期期间共发生火灾288起,从火灾起数看,清明期间日发生的火灾数量明显高于平时火灾起数;从火灾原因看,电气火灾和用火不慎是起火的主要原因,占比分别为34.0%和30.9%。其中用火不慎火灾相比平时增长1倍。清明期间祭扫活动频繁,火灾风险居高。
李土恩表示,广州消防将加强重点场所消防检查,将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对公墓、殡仪馆、骨灰堂等场所的消防检查,督促单位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发动街(镇)、村(居)等力量,加强“三小”场所、出租屋、居民住宅等场所祭祀烧香、违规住人、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等突出隐患的排查,严防“小火亡人”事故发生。
同时,清明期间,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将加强值班值守,提升警情调度等级,并派出78名指战员在13个重点场所前置执勤,各微型消防站也都在岗在位,确保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及时有效处置。
链接
广州去年已优化骨灰撒海办理程序
发布会上,温凌飞还介绍了骨灰撒海的相关情况。他说,广州去年就已经优化了骨灰撒海的业务办理程序。
据其介绍,从1988年起,广州市率先组织了骨灰撒海活动,近年来已经逐步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群众接受度越来越高。近年来,广州市不断优化服务,加大财政投入,常态化、多批次组织骨灰撒海活动,努力满足群众需求,2023年,广州共组织6300多名群众参加骨灰撒海活动。
去年,广州对节地生态安葬补贴办法进行了修订,优化了骨灰撒海的业务办理程序,明确骨灰撒海费用减免条件,取消在广州市死亡火化的非户籍人员死亡时间的限制,明确生前迁往港、澳、台及海外的原广州市户籍逝者的家属,可申请骨灰撒海。参加骨灰撒海活动的市民,可在“穗好办”APP中搜索“骨灰撒海活动预约”,进行在线预约登记,或者到广州市骨灰撒海活动服务点(广州市天河区燕岭路394号)现场预约。有业务方面的问题,可拨打电话87053636进行咨询。
采写:新快报记者 麦婉诗
摄影:新快报记者 邓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