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广东各地春耕春种已陆续展开,如何更好地通过种业革命推动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3月29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在省农科院白云试验基地举行2024年春耕现场会,省农科院党委书记邓诣群、副院长张名位,省农业农村厅种业管理处副处长钟婉霞,白云区委副书记邱之仲,广州市农业农村局种业处一级主任科员许卫华,白云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雅生,水稻所党委书记肖昕、所长何秀英及其他科技人员共同出席活动。
何秀英表示,水稻是广东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多年来,水稻所育成一大批水稻品种并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黄华占”“五山丝苗”“粤禾丝苗”等水稻新品种广受南方稻区种植户欢迎,“美香占2号”“泰丰优208”连续三届入选国家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眼下广东各地春耕春种陆续展开,水稻所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主力军,春耕期间指派多名科技人员参加江门、揭阳、清远、湛江、阳江等19个市县(区)2024年春耕生产暨支农服务现场会,现场展示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美香占2号”“19香”“南晶香占”“粤禾丝苗”“南桂占”“五山丝苗”等品种的谷样和米样,在春耕会现场派发“南晶香占"“19香粤禾丝苗”“象竹香丝苗”“粤香430”等水稻种子共计1500斤,派发新品种和新技术汇编手册、防寒防涝技术手册、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手册、水稻低碳高产栽培技术及应用案例手册、品种特征特性介绍宣传单张共计500多册;举办生产技术培训会5场次,培训各类农技人员300余人次。
省农科院副院长张名位指出,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省农科院在种业科技创新上具备优势,全省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70%以上来自于省农科院。农业是应用科学,农业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植根农田、植根土壤开展农业科学研究。本次现场会的举行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大家务实、创新、兴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曾贵真
校对:陈泽佳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