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2024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正式对外发布。2024年,中山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包括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哲学等十个专业,华南理工大学招生专业包括数学类、化学类和生物技术。报考两校强基计划的学生,皆需在4月30日前在学校公布的官方平台完成预报名。其中,华工报名平台已经开放,中大的报名平台将于4月13日至30日开放。
中山大学:单独编班 实行本硕博衔接培养
根据简章,中山大学2024年强基计划招生省份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29省份,符合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具有强烈的专业兴趣,并有志于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科学技术工作,高考成绩优异的高中毕业生均可申请报名。预报名时间为4月13日至4月30日,根据各省专业计划安排,考生可在中山大学强基计划报名平台结合自己的学科特长和专业兴趣填报1个专业志愿,考生不能兼报其他高校。
今年该校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包括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生态学、基础医学、理论与应用力学。招生科类和高考改革省份选考科目要求如下:
有意向的考生,可在4月13日至30日登录中山大学强基计划报名平(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558),按要求准确、完整地完成网上预报名。根据各省专业计划安排,考生可结合自己的学科特长和专业兴趣填报1个专业志愿。
在统一参加高考后,报名考生须于6月10日至6月20日期间登录报名平台进行报考确认并签订承诺书,逾期不进行确认则视为放弃报考学校强基计划。6月26日前,中大将依据确认报考考生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在已确认报考的学生中,按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数的5倍确定各省份入围考核考生名单(末位同分考生同时入围)并公示入围标准。
报考物理学、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且已确认报考的学生,如单科成绩符合数学≥140分或物理100分(新高考省份)或理综≥280分(传统高考省份)的要求,可破格入围学校考核。
所有考生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须达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参照该省份确定的部分特殊类型相应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执行。
今年中大的考核方式将在面试和体质测试或笔试、面试和体质测试中二选一。体质测试结果不计入学校考核成绩总分,但若考生体质测试不及格,将不予录取。6月30日前,学校将公布具体考核方式。7月5日前,将公布录取名单并公示录取标准。被正式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生源所在省(区、市)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生源所在省(区、市)后续各批次高考志愿录取。
记者了解到,中山大学专门制定强基计划本科、硕士、博士有效衔接的培养方案,实行本硕博衔接培养。本科阶段夯实基础学科能力素养,硕博阶段既可在本学科深造,也可进行学科交叉培养。
中大强基计划还将实行年度考核及动态进出机制。每学年结束后根据学生课程成绩、科研训练表现等方面综合考核进行动态管理,本科阶段分流与考核淘汰的学生转入普通本科专业培养。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且学业成绩优秀的普通录取本科生可选拔补入强基计划。退出强基计划的学生原则上不得再转专业,不再具有申请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
此外,强基计划学生单独编班,完成规定的本科阶段有关课程,达到转段要求且通过相关考核者,进入研究生培养阶段;符合培养要求的强基计划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后,主要在强基计划所在基础学科专业进行培养,部分学生也可根据培养方案在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进行学科交叉培养。
华南理工大学:3+1+X衔接培养
华南理工大学本次强基计划面向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省份试点招生。各省份招生计划及专业数,可在报名系统查询。
符合202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具有强烈的专业兴趣、科研志向和吃苦耐劳精神的高中毕业生均可申请报名。申请报名考生分为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与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后者须获得全国中学生五大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等奖、二等奖。
华工今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包括数学类、化学类和生物技术,招生科类和高考改革省份选考科目选考要求为:
华工强基计划预报名时间为4月10日至30日,考生须登录华南理工大学强基计划报名平台(网址: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561),按要求准确、完整地完成网上预报名,每位考生只能填报一个专业志愿,且不能兼报其他高校。6月11日至20日,考生均须登录报名平台进行报考确认并签订上传诚信考试承诺书。逾期未完成确认或未完成签订上传诚信考试承诺书,视为放弃报考学校强基计划。
6月下旬,对于确认报名且高考文化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须达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参照该省份确定的部分特殊类型相应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执行)的考生。第一类经审核后,在满足报名条件要求的考生中,先按专业分类,再依据入围成绩,结合华工分省招生专业计划数的5倍确定各省入围我校考核考生名单(末位同分考生都予以公布入围)并公示入围标准。第二类经审核后,如满足报名条件要求,将不受各省计划数限制,直接入围学校考核。
学校考核(含面试和体质测试)将于6月27日至7月4日期间举行,7月初公布录取名单并公示录取标准。
据悉,学校对符合培养要求的强基计划学生实行“3+1+X”(“X”硕士生为2或3年,博士生为4或5年)本研衔接培养模式(各强基计划专业可根据学科专业特点选择培养模式),即学生前三年学习本科课程,夯实基础学科能力素养;第四年可提前进行研究生课程学习,完成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从第五年起通过学籍转段取得研究生学籍,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进入研究生阶段后,学生主要在强基计划所在基础学科专业进行培养,部分学生也可根据培养方案在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进行学科交叉培养。
学校对强基计划学生同样实施阶段性考核和动态进出机制,考核不合格的学生,原则上回本专业普通班就读。强基计划各专业在每次考核后遴选增补优秀学生,补充名额不得超过转出的学生总数。学校提供优越的激励和配套措施,强基计划先进班级及先进个人单独评选,“学校奖学金”获奖比例为本班学生人数的40%。强基计划学生实现成长过程的“三个一”,即在本科期间有至少一次出国(境)学习经历,至少参加一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至少有一次独立作学术报告的经历。在强基计划班级推行本科荣誉学位项目,符合条件的优秀学生可申请“华南理工大学荣誉学士学位”。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娟 实习生 独炘 王也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