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4月13日—14日,由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广东新快报社联合主办的第二届(2024)高中校长“珠江”论坛暨“双高”协同育人联盟成立大会在广州举行。来自广东省21个地市的高中校长及教育专家、学者共300余人参加活动,论坛以“双高融通 共育未来”为主题,聚焦教育新时代新变化,从创新思维、跨界合作等角度,探讨高中与高校协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模式。
“双高”联盟打造协同育人平台
会上,“双高”协同育人联盟正式成立。据了解,“双高”协同育人联盟由高等院校、高中、中职院校、科研机构和优秀企业等共同发起,旨在汇聚各方智慧和资源,通过协同创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共赢发展。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董事长陈香山在致辞中表示,高校是国家教育的龙头,高中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希望通过双高联动、携手共进,共同将广东省建设成教育强省,为国家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更大的贡献。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校长助理汪文平表示,“双高”联盟的成立标志着全新合作篇章的开启。“未来,我们将坚持开放合作、创新驱动、互利共赢、服务社会的原则,致力于通过联盟的力量,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学子,为国家培养更多担当时代大任的后备人才。”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党委书记赵凤提到,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教育方式和手段也在不断更新换代,举办“珠江”论坛是希望尝试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积极探索教育的新路径和新模式,为学生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交流,能够激发出更多有益于教育发展的思想火花,为教育工作带来新的启示和动力。”她期待,“双高”协同育人联盟的成立能加强教育工作者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建立多方更加紧密的关系。
广东新快报社编委、广东新快报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波在致辞中指出,构建高中和高校“双高”协同育人共同体,是着眼于教育的连续性,促进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有益探索,旨在加快高中和高校衔接,促进人才培育理念贯通,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高校学习和未来职业发展的要求。“通过搭建高中与高校之间育人对标、需求对接的交流平台,大家群策群力,携手探索‘双高协同育人’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路径。相信此次论坛将有效推动高中和高校融通与合作,推动双高协同育人机制的创新发展,为广东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增势。”
论坛聚焦高质量教育创新
主题论坛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双高融通 共育未来”的主题分享各自在教育实践中的经验与成果,聚焦高质量教育创新,探讨教育改革的方向及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张耀荣为论坛致辞。他认为,论坛主题体现了时代特点,即不同层次教育融通贯通。在各级教育实现普及化之际,我们既要促进高中与高校融通,也要促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融通,这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题中之义。他提出,高中和高校以若干专业为单元作为试点,构建“双高”融通的课程体系。
北京师范大学教学部慕课发展中心主任、教育部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指导专委会委员李玉顺教授作《数字转学与智能升级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创新》主题报告。他指出,深层次人工智能的技术形态正加速推进社会的科技变革,促使高考的命题发生时代性转变,这对教师命题解题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他提出,要以数智技术的应用来加速教育创新,依托数智技术推动教育教学的精确化、个性化、现代化。与此同时,通过对教育体系的科技赋能,引领教育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他还强调,要以多元化的评价加速新课程改革进程的实现,推动课堂教学实践的常态化变革,使数字化技术赋能教育全过程、全要素、全场景,助力教学育人环境转型升级,充分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
华南师范大学李龙教授在《当前教育舆情新态势和热领域》主题报告中提到,当今社会网络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教育行业管理者、从业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分析了教育舆情新态势,指出网络讨论发声主体呈现多元化的表达倾向,各学校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短板发力,及时梳理出行之有效的流程、方法、策略等,提升舆情处置的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水平。李龙还号召各参会人员及广大教育事业工作者高度重视舆情工作,提高舆情素养,关注教育舆情的热领域,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同时要建立专业的舆情管控机制,采取精准的防控手段,确保校园的安全稳定。
暨南大学郑力明教授作《AI时代的高考精准备考》主题报告,他以近年的高考数据作为依据,分析了新形势下高考命题的要求、思路和变化等,并提出根据高考命题趋势来进行教育教学、思维训练,科技赋能、因材施教,实现精细化备考等高考备考策略,干货满满。
采写:新快报记者 徐绍娜 王娟 摄影:新快报记者 龚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