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去年我就参加这个活动,领了几袋花生粕回去,省了一笔喂鸡饲料费。”4月16日上午,在茂名市电白区岭门镇举办的“助力春耕 助农增收”惠农生产资料发放活动中,领取生产资料的祖岱村脱贫户吴姨对增收致富充满信心:“今年养殖规模扩大到300只鸡、40多头猪,能够领取49袋花生粕饲料,比去年翻了十倍不止,这就叫多劳多得、勤劳致富。”
花生粕发放数量翻了近一番
当天,珠海市对口茂名市乡村振兴驻电白区工作组组长蒲方,岭门镇党委书记陈振宇,镇党委副书记、驻岭门镇帮扶工作队队长黄灶涛等参加活动。陈振宇表示,“希望在党委政府和工作队的扶持下,脱贫群众能够靠自己的双手逐步摆脱过去贫困的阴影,打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本次活动的发放规模和惠及人数对比上一年都有较大提升,花生粕发放数量从去年的24400斤增长到今年的41750斤。”据工作队介绍,生产资料都是按照脱贫户的实际需求来发放的,工作队经过前期深入走访摸查,收集了全镇近700户脱贫户种植、养殖底数,并科学测算出每户所需的花生粕数量,按照农田45斤/亩、虾塘45斤/亩、家禽4斤/只、家畜25斤/只等标准,按户申领、逐户核查,杜绝虚报漏报和作假等情况出现。
在领取花生粕的脱贫户中,有不少人像吴姨那样坚定了发展信心,扩大了种养规模,也因此能够领取更多的生产物资。“我将自己的资料如实申报上去,其实没想过真能领取那么多物资。”领取生产资料最多的是来自丹步村的脱贫户许叔,他在党委政府、工作队的支持和帮助下申请助农贷款,开始自己的“农场主”创业之路,从最初养几百只鸭子,到现在承包了上百亩田地、十多亩鱼塘,还养了2000多只鸭子。
推动产业循环助农增收致富
“我们帮扶脱贫户,首先就是要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黄灶涛表示,这次活动是岭门镇产业循环帮扶模式的其中一环,旨在将产业发展的红利尽可能让渡到真正需要帮扶的群体身上。通过推动产业循环,让脱贫户拿到肥料和饲料投身生产,不管是种田、喂猪还是养鸡,都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成为产业发展的其中一环,有效放大了帮扶资金的作用,不断提升帮扶项目的影响规模和持续时间,充分激发农村群众内生动力。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工作队将100万元帮扶资金作为产业循环的启动力量,帮助弘和花生油生产基地扩建自动化生产线,而花生油生产基地则在每年反哺4.1万元壮大村集体收入的基础上,连续5年每年为全镇脱贫户和相关种养基地提供价值20万元的副产品花生粕。
值得一提的是,脱贫户除了可在春耕秋种时免费领取花生粕以外,各受惠的种养基地也积极捐资献爱心,作为“微愿望”帮扶项目经费来解决脱贫户急难愁盼问题。目前“微愿望”项目已筹集各基地反哺资金9万元,专项用于脱贫户房屋修缮、子女教育等方面,确保无论是否有耕地禽畜,产业发展的红利都会惠及脱贫户全体。
近年来,岭门镇全力落实“百千万工程”、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和加强党建引领,一手抓产业发展、一手抓民生福祉,激发释放高质量发展的活力潜能,特色产业欣欣向荣,和美乡村美美与共,人民生活蒸蒸日上,乡村治理井井有条,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通讯员 伍天衡
校对:陈泽佳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