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5月20日,是被赋予了浪漫寓意的一天,因为它的谐音“我爱你”,让这一天成为情侣们表达爱意的特殊时刻。不少情侣会选择“520”“1314”等数额向对方微信转账。恋爱中的转账,是爱还是“债”?分手后,能要回恋爱期间送的礼物和转账吗?
不是所有的礼物和转账都能要回来,男女双方在恋爱期间为了培养感情而互送礼物或是支出金钱的消费活动,比如“520”微信红包、纪念日礼物等,属于赠与性质,法律上一般不支持退还。
一般而言,根据钱款给付的用途和目的,情侣之间的钱款往来主要分为赠与和借贷两种形式,根据不同的法律性质,在判定上也有所不同。
如果双方已经有明确的借贷意思表示,说是急需用钱或者是需要什么请你帮忙,这是有借贷意思的,存在认定借贷关系的可能,法律一般支持返还。
如果是以结婚为前提的大额赠与,例如购车款、购房款等,双方结婚的目的未能实现,赠与一方可要求返还。“大额”的标准应考虑双方的经济能力、当地的消费水平等综合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法官提示
享受付出的快乐也要学会保护自己
恋爱关系没有专门法律法规予以保障,加上其自由、感性因素占比重等特点,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情侣们在享受恋爱带来的甜蜜时,也要学会保护自己。
一方面,要保持相对财产独立,并做好大额资金往来的证据留痕。恋爱期间如果出现财产混同,是很难区分各自财产的,因此情侣除财产相对独立外,也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进行消费、赠与,以免分手后出现各种财产纠纷。对于恋爱期间的转账行为,法院一般结合转账的时间、金额、用途以及双方的财务状况等因素综合进行判断,因此对于大额的资金往来,要做到及时留痕,保存好转账记录、微信聊天记录等具有一定证明力的证据。
另一方面,要保持一定的理性思考。“爱情容易让人冲昏头脑”,但恋爱中“各怀心思”的情况也绝非少数,不仅对恋人的口头承诺要有清醒的认识,更要防范以恋爱的名义进行的“杀猪盘”。如果发现对方有异常行为,尤其是频繁要求借钱、投资,要及时止损,留存好证据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此外,需要提示一点,恋爱虽是个人自由,但也要遵循公序良俗,如果一方已有婚姻家庭,其赠与的大额财产、贵重礼物,均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赠与方的配偶是可以依法追回赠与的财产的。所以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介入”他人家庭的感情,最后很可能是人财两空。
此外,无论是普通朋友间或是恋人之间,对于大额款项往来,双方应该尽可能通过各种形式明确款项性质,以免后续引发不必要的纠纷。
“520”送“现金花束”涉嫌违法
恰逢“520”,想要送一束“现金花”传递心意?
“现金花”能随意送人吗?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禁止故意毁损人民币。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爱护人民币。禁止损害人民币和妨碍人民币流通。现实中,使用人民币制作花束,既有损人民币形象,同时在扎花和拆开的过程中也易造成人民币毁损,妨碍人民币流通,已涉嫌违法。
公共场合,可以疯狂“秀恩爱”吗?秀恩爱是情侣们的自由,但如果秀恩爱方式不妥,可能违背公序良俗,根据我国民法典相关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也要注意方式,如果突破道德、伦理等界限可能会构成违背公序良俗。公序良俗的内容大致包括:政治国家公序;市民、农民社会善良风俗习惯;他人人格尊严;家庭道德关系准则;其他公序良俗。另外,如果在公共场合秀恩爱影响到了别人,可能涉嫌扰乱公共秩序,面临治安管理处罚。
来源:中新视频、北京日报客户端、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