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地方不错!”5月的一个周三,这是一年中旅游最淡的时候,湛江金牛岛红树林科普基地仍迎来几辆旅游车,一批批游客慕名前来观赏红树林湿地风光。近一年多来,在广州市驻湛江市麻章区湖光镇帮扶工作队(下称“工作队”)的深入参与和推动下,金牛岛红树林科普基地开始“红”起来。
新快报记者深入走访了解到,工作队立足湖光镇资源禀赋,参与制定的一系列“规划图”如今都变成了“施工图”,一条“湖光乡韵”乡村振兴示范带将外坡、旧县、世乔、那柳等村串珠成链,农、文、研、旅等产业逐步落地见效。工作队聚焦“良田连片”“村庄集中”“产业集聚”“生态优美”的发展方向,激活、盘活土地资源,闯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
一批前瞻性规划正逐步变成现实
5月9日召开的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强调,要扎实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聚焦实现“良田连片”“村庄集中”“产业集聚”“生态优美”,推动试点扩面提质,进一步激活盘活土地资源。
“这与我们最近的工作不谋而合。”驻湖光镇工作队队长钟洪国告诉新快报记者,日前,工作队再一次邀请广州市城规院的专家来到湖光镇,推进做好湖光镇全域土地综合治理规划。
早在进驻之初,工作队就在对全镇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协同广州市城规院高质量编制了《湖光镇五年发展规划》《美丽乡村建设风貌导则》《外坡村乡村振兴概念规划》《世乔村红树林发展项目策划》《湖光镇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作战图》等一批规划。如今,各村正根据这些规划热火朝天有序发展。
湖光镇有全国唯一、世界两大玛珥湖之一,有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优质生态资源,为了将生态优势转为发展优势,工作队协助湖光镇探索一条绿色发展新路径——将外坡、那柳、旧县、世乔、体村等村串珠成链,形成“湖光乡韵”乡村振兴示范带,大力发展生态、研学、文旅等产业。钟洪国介绍说,示范带建设已争取到各方面资金约2.5亿元,其中已落实资金接近8000万元。
外坡村:
湖光研学园有望“十一”开放
“工作队给我们规划了一条很好的发展路线,有了同心筑梦馆和起点广场这样的场地,我们的项目推进得很快。”外坡村是“湖光乡韵”乡村振兴示范带的起点村,工作队根据规划,引进了湛江湖光研学园项目,推动起点广场周边300亩连片开发,建成一个集党建、团建、实践教育、文创农业、康养度假等于一体的教育文旅综合体,首期将投入约3000万元,预计今年“十一”期间可对外开放。
工作队表示,外坡村具有毗邻湖光岩4A风景区的优势,村内又有连片开发的资源,可以将地质科普、爱国主义、农耕文化、传统文化教育等研学项目结合起来。该项目通过盘活土地,每年为村集体带来近40万元的集体收益,解决当地几十个劳动岗位就业,远期还有望盘活更多闲置民房,改建为民宿。
工作队还投入资金,盘活了外坡村一块废弃采矿用地,建起了农特产生产销售示范区。目前约3000平方米厂房已建好,正在完善配套设施和招商引资。据外坡村委会副主任彭福盈介绍,项目建成后有望把周边湖光岩和海洋大学等客流引过来,增强村里的发展活力。“这两年很多村民都回流到村里创业,有种植各种热带水果的,有养网箱鱼的,也有开展手提包轻加工的。这说明外坡村的发展活力在不断增强”。
旧县村:
历史文化资源变成发展优势
隋唐时的县衙长什么样?湛江傩舞有什么奥秘?走进有着1400多年历史的旧县村,谜底会一一揭开。
旧县村是隋朝铁杷(耙)县、唐朝遂溪县(更名)的县衙所在地,还是“中国舞蹈艺术的活化石”、国家级非遗湛江傩舞的重要传承地,建有傩舞陈列馆。
村委会旁,铁杷衙门建设项目已完成一期工程建设。游客走进仿古县衙大堂,犹如走进一段历史,可以参观、体验古县衙如何升堂办公等场景。“我们村历史文化资源浓厚,而且位于湖光岩和金牛岛的中间位置,因此高质量发展的定位是融入示范带,发展大文旅。”旧县村党支部书记彭思恩说,发展文旅的收益比较慢,但重在长远,必须坚持。目前正在推进傩舞文化进校园,重点培养了两支年轻队伍,“工作队进驻后协助我们举办了两届湛江傩舞非遗文化节,场面都非常火爆,我们对未来的发展非常有信心。”他说。
那柳村:
大文旅项目将带来多方共赢
在那柳村,工作队和村干部们一直关注着“貳拾叁都”项目的建设。该项目引进乡贤投资约2亿元,将建成集农业课堂、农业博物馆、种植养殖、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等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目前,种养等板块已经开始建设,核心区文旅地块则处于基础设施建设阶段。
那柳村党支部书记许东微介绍说,“貳拾叁都”项目从村里流转了2000多亩土地,每年约带来50万元租金。随着今年30亩点状供地的获批,项目建设正在提速。“我们以前的村集体收入很少,甚至出现负债,有了这个项目,再加上海域运营等收益,以后村集体收入有望过百万元。”许东微说,项目建成后对镇、村、公司以及村民来说都是共赢,预计可带动两三百人在家门口就业。
世乔村:
游客如织,未来将建红树林博物馆
在“湖光乡韵”乡村振兴示范带上,最受外界关注的要数世乔村金牛岛红树林科普基地。周三的中午时分,仍有不少大巴、中巴开进服务站,在讲解员带领下,游客乘坐电瓶车到红树林游览,学习如何“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好红树林”。
记者在现场看到,基地建有停车场、游客中心、红树林科普角等设施,海堤公路“白改黑”,沿途设有科普宣传栏、观鸟台,游客漫步在长长的木栈道上,可以更亲近地欣赏红树林的风姿。
在金牛岛沿途,一片“广湛同心林”长势良好。原来,这是前不久工作队联系组团牵头单位广州交投集团捐赠资金支持种植的,旨在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据世乔村干部介绍,除了节假日,平时周五至周日的游客也很多,每天都有几百人过来游玩。
钟洪国表示,湛江市、麻章区、湖光镇以及工作队都高度重视科普基地的建设,工作队深入参与规划设计和绿美生态建设,结合大文旅的发展目标,积极帮助湖光镇和世乔村升级改造基础设施。目前,金牛岛片区已获批100亩建设用地,未来还要建设红树林博物馆、民宿、游客接待中心等,如今,规划图正在不断变成施工图,“我们最终是要把金牛岛片区打造成为‘生态保护教育高地、红树林科普基地、文旅休闲集散地’。”钟洪国说。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曾贵真 通讯员 钟洪国 陈庆璋
图片:新快报记者 郭 晴
校对:陈泽佳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