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阿勒泰出圈和旅游人数的增加,相关旅游配套服务也引发热议。有网友发文称:“风景好是好,但厕所一言难尽”。阿勒泰文旅局局长德丽达·那比曾表示:“他们也将继续改善基础性服务,比如补充移动式厕所,优化区间车线路,提升餐饮服务质量、住宿质量等。”
“阿勒泰的厕所”引热议
近日,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热播,让新疆阿勒泰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诗和远方”,相关话题也频频冲上热搜榜。
数据显示,仅5月13日至19日一周,阿勒泰地区接待游客105.02万人次,同比增长70.07%。
随着出圈爆火和旅游人数的增加,相关旅游配套服务也引发热议,5月26日,话题“去阿勒泰旅游的人膀胱快炸了”登上微博热搜榜,网友们纷纷感叹,景色美得让人心碎,但厕所也让人心碎。
社交平台上,除了旅行攻略,“景区厕评”的帖子也开始多了起来。尤其是在野外偏远的景区,这些地方的“厕评”帖子格外受关注。
据《羊城晚报》评论,所谓“厕评”,顾名思义就是对厕所进行评价。之所以有网友专门进行“厕评”,也是因为在一些风景绝美的景点,厕所往往极其简陋原始,给人以猝不及防的暴击。从帖子看,有的露天旱厕可以和羊面对面,有的直接建在山间河流上,有的简单拿铁皮或木板围起来、风一吹还会飘走。这些体验,虽说倒也有趣,但只怕也能给到访的游客留下一片不大不小的阴影。
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厕评帖”应运而生。着重于隐私性好不好、现场及周边环境如何、收不收费、打扫频率等,游客们互相发布一些帖子经验,用于给后来者指南、避坑。
当然,厕所体验不佳倒也不能全说是景区疏忽,而是有些景点所在地方实在是过于偏远、人烟稀少,厕所的建设、维护成本不低。加之很多地方往往是突然爆火,一部影视剧、几篇社交帖,突然带火了一个地方,从前那里甚至不是一个景点,当地难免措手不及,不尽如人意的厕所也就被重点关注了。
但这其实也是个提醒:旅游体验从来不只是眼前的风景,其中也包括如厕体验。如今文旅大热,各地都希望能够尽可能地招揽游客,那么把厕所设施完善好,其实也可以大幅提升吸引力。
近年来兴起的“反向旅游”给厕所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人们越来越偏好于寻找小众景点,甚至希望去寻找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这些地方的景色自然是“老天赏饭吃”的水准,但能不能长远发展,关键还是看“人够不够努力”。完善公厕设施,当然就是题中之义。
从这个角度说,地方文旅部门倒不妨多接触社交平台,从那些“景区厕评”里找线索,进而完善设施。很多“厕评帖”看着是好笑,但背后可能都是一段尴尬或是辛酸的经历,如果这些问题一直无法解决,恐怕会劝退很多重视旅游体验的游客,那就未免有些可惜了。
阿勒泰文旅局局长:会尽快补充移动式厕所
电视剧的热播,让大家发现了阿勒泰多样的美,但如何才能在接住泼天流量的同时让游客玩得尽兴?
阿勒泰文旅局局长德丽达·那比曾表示,目前对于阿勒泰文旅产业发展来说,交通还有很大制约,接下来他们会加大和航空公司的对接合作,在国内一些重点城市开通直航。
在旅游服务质量方面,他们也将继续改善基础性服务,比如补充移动式厕所、优化区间车线路、提升餐饮服务质量、住宿质量等,“今年我们还会在景区加大张贴投诉电话,网友哪怕半夜给我打电话都行,只要能把问题解决好。”
对此,有网友表示“理解,支持。”
也有网友说:“自然风光还是不要破坏。”
还有网友喊话自家文旅局:
小城出圈不易 要做足功课
“隐藏款”小城出圈本就不易,想要真正接稳“泼天的富贵”,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就不能让大多数游客有“开盲盒碰运气”的尴尬体验。
在这方面,很多中小城市还应有更积极的作为。比如,首先在自身特色上“做足功课”,充分挖掘自然人文资源及文化内涵,尽量把集中的客流分流到域内不同场所,从内容到形式提供多层次的个性化服务,让大家各取所需“有的玩”,还能“玩得尽兴”。
其次,在服务上“抄好作业”,对标淄博、天水等先行出圈的同类型城市取经,比如设置移动厕所、错峰使用停车场、引导规范特色民宿健康发展等。
各地要结合自身特点做好消化吸收,提升文旅服务品质感、体验感。特别要提醒的是,县域小城在接待能力和经验方面都有先天不足,需要真正加强各种突发情况的预案和演练,以备不时之需。
端午小长假和暑期客流即将到来,期待文旅业高质量发展再添一分火热,满足大家奔赴“诗与远方”的热情期待。
来源:央广网、中国新闻网(记者:任思雨)、羊城晚报(作者:易之)、网友评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