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6月5日,湛江市2024年“6·30”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动员电视电话会议召开,认真落实省“6·30”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动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动员全市上下围绕“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主题积极开展“6·30”活动,发动广大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和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事业,形成万众一心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强大合力。
湛江市政府党组成员、广州对口帮扶协作湛江指挥部总指挥顾伟星主持会议,并作动员讲话。湛江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市乡村振兴局局长莫植贵解读了《湛江市2024年“6·30”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工作方案》。中央、省驻湛部分单位、湛江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部分成员单位和各县(市、区)相关负责人参加了动员会。
聚焦重点工作,让农民感受到实惠
去年,湛江市各地各部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全市“6·30”活动认捐到账金额达到1.17亿元,同比增加2600万元。开展好“6·30”助力乡村振兴活动,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需要。
“持续擦亮‘6·30’活动这块‘金字招牌’。”顾伟星在动员讲话中指出,今年,全市各地各部门要继续鼓足干劲,千方百计动员广大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和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6·30”活动,营造“人人可为、人人愿为、人人能为”的社会新风尚。
会议强调,要聚焦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促进富民增收、建设绿美湛江等重点工作,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让农民群众真正感受到社会帮扶带来的实惠。以深入实施“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千万工程”行动为牵引,鼓励引导更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流向乡村,加快发展壮大特色乡村产业,大力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和产业全链条升级。
同时,各地各部门要动员社会各界深度参与“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建设等乡村建设行动,争取更多资金、资源投入,不断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和人居环境舒适度。要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盘活乡村丰富资源资产,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在乡村、留给农民群众。
另外,要创新帮扶、助力模式,逐步改变以捐钱捐物为主要形式的“输血型”帮扶模式,努力探索支持企业发展乡村产业、繁荣镇村经济等方式,加快形成“造血型”长效帮扶模式。
八项主题活动,聚力推进乡村振兴
会上,莫植贵现场解读《湛江市2024年“6·30”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时指出,要提高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加强统筹协调,确保“6·30”活动真正落地落实、惠民利民。
根据《方案》,今年“6·30”活动,主要包括举办活动仪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心捐赠活动、开展紫荆杯评选、推进“千企帮千镇 万企兴万村”行动、推进“6·30”助力绿美湛江生态建设、助力文化赋能乡村振兴、“6·30消费帮扶云上行”系列活动、助力实施“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千万工程’”行动等八项主题活动,发动广大企业、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莫植贵表示,开展好“6·30”助力乡村振兴活动,要强化典型事迹宣传,增强捐赠者自豪感,激发捐赠积极性;要强化爱心企业动员,引导企业、商会积极主动参与乡村振兴;要强化社会资本参与,以重点项目、重大任务为抓手,科学引导社会资本下乡,合作开发资源、发展产业;要强化乡贤力量反哺,开展“我的家乡我来建、我为家乡献爱心”等活动,吸引、支持、服务乡贤返乡和回乡投资兴业,支持家乡建设;强化帮扶单位支持,争取更多资金、资源投入,加力提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通讯员 李亚春 陈碧泉
校对:陈泽佳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