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深中通道进入通车倒计时,处于中山“东承”深圳枢纽位置的东区街道,正举全街道之力深度拥抱深圳、拥抱大湾区。
在迎接深中通道通车这关键的一年里,东区有备而来,以行动和布局说话,以敢为人先的精神,率先架起一座座“无形的桥”,努力建设群众生活品质更高、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的“八宜”新东区,全力以赴接住深中通道这股“泼天的流量”。
NO.1
跨市公交准备就绪,努力打造宜行东区
中山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几何中心,东区则位于中心的中心。东区已形成纵横发达的立体交通网,造就“东承”交通枢纽,是企业战略布局的优选之地:40分钟可达深圳、60分钟通达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90分钟内到达5大机场,广州地铁18号线延长线、深茂铁路、京港澳高速、中开高速均在东区布设站点和出入口,2公里内有中山站、中山北站两座轻轨站点。
城际交往日益紧密,跨市公交已经准备好了!在市博览中心,深中跨市公交枢纽站已经建成,深中通道通车当天将同步开通“博览中心—前海湾地铁站”跨市公交线路,定价这18元,为深中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出行服务,让“家住中山,在深圳上班”的梦想照进了现实。
NO.2
全面提升营商环境,努力打造宜商东区
“你们有什么困难尽管提出来,我们一定全力解决!”近年来,“优化营商环境,当好企业服务员”已经成为东区街道党政领导班子的共识,为了更好地拥抱对岸,实现协同发展,东区街道“苦练内功”,用好“硬政策”+“软服务”,全力对标深圳打造湾区一流营商环境。
东区有量身定制的产业政策,今年初出台“新春暖企促消费10条”政策,针对制造业、服务业、批零住餐行业、外贸企业等行业企业设置不同梯度的奖补,最高可达50万元;有精准对接的金融服务,充分发挥金融集聚度占比全市70%这个优势,持续搭建“政银企”互动对接平台,积极为企业提供精准优质的个性化金融服务;有丰富多样的创新平台服务,近年来加快布局产业新赛道,大力招引一批数字企业、平台项目落地,形成一批典型案例,有力服务“制造业当家”;有全市领先的政务服务,设立“深中通办”专窗,梳理首批“深中通办事项清单”,深圳企业及市民在东区可享受全流程、管家式、保姆式服务,在东区落地的项目负责人纷纷对此赞不绝口,旭日富元108项目负责人赞叹说:“我们当初在报建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幸好东区成立了一个专班全程跟进,每个环节都有专人全力对接。”
NO.3
持续优化人才政策,努力打造宜业东区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如何利用深中通道的开通为契机,来吸引深圳流入的人才,这成了中山各个镇街都需要解决的一道难题。
东区是如何破题的?一是做足功夫吸引人才,东区选址盛景尚峰金融商务中心,打造全市首个“人才街区”,创建全市首个社区人才服务中心,成立东区涉外法律事务服务中心,首次在人才住房、跨境电商产学研基地与产业链龙头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东区发展。
二是做足功夫服务人才,2023年,投入1000万元专项资金创新出台“紫马英才18条”,通过设置人才奖、子女入学服务、购房待遇等措施,让配套更完善、机制更健全。我们计划3年内,推出不少于300套人才房,特别是围绕“谁是人才,企业说了算”,将引才奖补、育才奖励等政策直接面向企业,更为凸显企业引才聚才的主体作用。
NO.4
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努力打造宜居东区
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东区各大公园人流如织,紫马岭中,绿茵如毯;金钟湖里,碧波荡漾;华侨公园是家门口就可以逛的好去处。复古风韵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人才公园是新晋的网红打卡点,工业风廊道百转千回穿行于水陆之间。
东区山林湖泊面积约3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超55%,这在繁华都市中是少有的。这里拥有金钟湖和长江两大生态水库以及八大主题公园群,城中心有省内最大郊野公园紫马岭公园,以及将建设330亩的全民体育公园,公园群贯穿“南中北”,“城在园中、园在城中”的城市景致美不胜收。近年来,东区一手抓治水,一手抓绿美,常态化开展“水污染源头治理”“千企万民齐种树”“万棵榕树进乡村”“我为家乡添片绿”等活动,清单式推进“四旁”“五边”绿化美化,久久为功推动人居环境实现全新“蝶变”,绘就一卷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东区图”。
NO.5
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努力打造宜游东区
人间烟火,四时风光,不出城市中心也能来一场不被定义的Country walk。
这两年,东区的三溪村频频“火”上了小红书,这座位于中心城区的传统村落,现存旧侨房约200座。很多好看的老房子经过修缮和保护,被活化利用,成了咖啡厅、私房菜馆、工艺文玩店、设计工作室等,“文艺范儿”十足,被誉为“中山的鼓浪屿”。而在花苑社区,一些经过“微改造”的旧小区,配上了木马、墙绘,居然也成了年轻人们趋之若鹜的网红打卡点。
东区旅游资源丰富,接下来,东区将以山水景观、历史文化为纽带,把环紫马岭、金钟湖、三溪、库充等片区的丰富资源串珠成链,打造文旅休闲精品线路,提升市民游客休闲体验。同时,不断扩大“金龙文化盛会”“书香文化品牌活动”“三溪中秋庙会”“城市定向旅游大赛”“粤港澳大湾区美食嘉年华”等文旅活动影响力,不断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把东区打造成为深圳人休闲度假的“后花园”。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红云 通讯员 黄梓珊 黄尧婕 禹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