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2024年,汕头大学在广东省内计划招生3663人,较去年增加10人。6月17日下午,汕头大学在广州举行2024年本科招生媒体见面会。记者从会上获悉,该校今年在全国招生计划4600人,其中,广东省内计划3663人。新增体育教育专业和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微电子)招生方向,院校专业组设置进一步细化至16个。
2024年本科招生保持稳定 新增数学与计算机学院招生
“今年汕大本科招生计划保持稳定,在广东招生略有增加。”据汕大招生办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汕大计划在广东、广西、湖南等20个省(市、区)招收本科生4600人。其中,广东省内计划3663人,省外计划886人,预留计划46人。广东省计划中,物理类2694人,历史类672人,艺术类187人,体育类15人,地方专项95人。广东省等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录取批次为本科批,四川、河南、山西等非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在第一批次录取。
据介绍,汕大在今年将继续推进和优化专业特色班招生。为了更好对接人才需求,新增数学与计算机学院招生,新增体育教育专业和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微电子)招生方向。进一推进和优化特色专业班招生。
据了解,汕大今年本科招生专业49个,在这些专业中,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占招生专业数近40%)、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广东省名牌专业5个、广东省重点专业7个。临床医学、工程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等10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
实行创新人才奖励计划 入选学生可以获得学费全额奖励
从2023年开始,汕头大学设立优秀新生奖励计划,作为本科生学费全额奖励计划的升级版。入选优秀新生奖励计划的学生可以获得学费全额奖励。
据介绍,优秀新生奖励计划包括创新人才和特长生奖励计划。创新人才奖励计划面向广东省和其他省份本科新生。广东省分历史类、物理类和艺术类等大类。其他省份参照广东省执行。新生高考成绩排名分别位居我校各类招生人数前10%可申请。2023年共有近400名新生获得奖励。
特长生奖励面向高中阶段获得奥林匹克竞赛、青少年创新大赛、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等全国或国际竞赛三等奖以上,或获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并参加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的统一测试达到相应标准的本科新生。奖励名额不超过20名。
院校专业组细化至16个 物理类48000名以前的考生可大胆填报
汕大招生就业处处长苏俊枝介绍,学校今年对招生的院校专业组进行了进一步优化,根据学科相关性等原则,细化了历史类院校专业组的设置,普通本科批次共设16个院校专业组进行招生,较往年增加3个。
在志愿填报方面,他建议考生要根据自己的排位,院校招生计划及院校专业组等方面的变化等,合理定位,按“冲稳保”的原则,科学合理填好志愿。根据往年的排位,他预测今年物理类排位在48000名及以上、历史类排位在13000-14000名的考生基本可任选专业。同时,从历年的情况看,没有达到这个排位的考生,也可以利用平行志愿的规则,冲报汕大,也有机会“捡漏”成功。“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最低排位对应的分数,上下浮动5分,都可以尝试填报。”汕大党委副书记、校长郝志峰补充到。苏俊枝特别提醒道,考生一定要有填好保底的学校,避免出现滑档的情况。
据悉,为方便考生及家长进一步了解汕头大学,沉浸式感受汕头大学校园文化和环境,汕头大学将于6月22日举办2024年招生咨询日活动。
完全学分制助力学生个性化成长 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稳步提升
据了解,汕大一直十分重视本科教育,坚持“以本为本”,实施了“五个一”本科教育质量工程,通过实行完全学分制学生可以个性化定制大学规划,通过学院书院双院协同育人落实第二课堂培养,通过服务性劳动课程培养学生公益奉献精神和劳动精神,通过户外拓展等活动培养学生勇敢坚毅团结的体育精神和通过整合思维等培养学生批判性和创新思维等等。据透露,汕头大学有海外经历的教师占比近44%,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75%,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达50%。
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汕大位列2023中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指数排名第58位。学生在珠三角及京津沪等直辖市就业学生达70%,本科生到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医学生到市级以上医院)的比例为25.6%。毕业生深造率逐年提高,从2019年的29%,到2021年的31,到去年的33.5%。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医学院等深造率达45%以上。学生被“双一流”建设高校及我校录取的毕业生占境内整体升学的80%,主要流向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
据了解,2024年大部分的新生主要安排在东海岸校区入读。该校区2022年10月启用,将以交叉学科、新兴工科和应用型人文社科为主体,直接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致力于推动学校多校区协同发展,助力高水平大学建设。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娟 实习生 黎邦国 通讯员 区豪光 李倩彤
摄影:新快报记者 龚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