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我参加了四个项目比赛……”“我二年级开始学编程的,这次希望能代表学校拿奖……”6月22日-23日,2024年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广东省赛区决赛在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南海校区)举行,来自全省556所中小学的1685支代表队共3005名学生参赛,以实力展现对航天科技的兴趣与热爱。
此次大赛由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承办。开幕式上,学校校长卢坤建指出,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承担着推广航天科学知识、激发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培养航天后备人才的重要使命。承办此次大赛不仅展现了广轻大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前瞻性和担当精神,更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空间和丰富的实践机会,旨在引导他们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为中国航天事业培养更多栋梁之材。
广东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卢晓中表示,航天事业前进的每一步都激发着广大青少年对航天、对科技的极高热情,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旨在搭建科技赛事省级平台,使青少年学生通过了解、体验航天的系统工程的过程和方法,更好地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创新精神,播下科学种子,培育创新人才。
中国首批航天员、原空军一级飞行员赵传东担纲此次大赛裁判长。他表示,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对于弘扬航天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及航天文化、对航天的科普科学教育等都有积极作用。“少年强则国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和传承。青少年要有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要有爱祖国、爱社会、爱生活的家国情怀,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不惧困难与挑战,成为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为中国航天事业注入新力量。”
据悉,本次大赛设置三大类共12个赛项,包括航天创意赛(载人航天方向、深空探测方向、北斗导航应用方向)、航天科学探究与创新设计赛与载人航天主题专项赛〔空间站科学实验(试验)方案及实验(试验)装置设计赛、筑梦天宫挑战赛〕、太空探测竞技赛(星球车挑战赛、火星家园挑战赛、星际救援挑战赛、星际探索挑战赛、星矿探测挑战赛、无人机编程技能挑战赛、无人机操作技能挑战赛)。
决赛现场,太空探测竞技赛的角逐十分精彩,参赛的小选手们熟练地操纵无人机和机器人,团队协作,精准无误地完成任务。更多高年级学生参与的筑梦天宫挑战赛项目的比拼也十分激烈。裁判员任鹏宇介绍,该项目选手需要在人工智能三维虚拟仿真平台里完成一系列任务,主要考查选手的编程逻辑思维以及空间想象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任务的场景是模拟我们中国的天宫空间站,学生需要自己搭建机器人,通过编程来控制机器人,完成里面相应的程序。”
广州市育才中学初二学生夏梓桐作为参赛代表上台宣誓。她此次参与的是航天创意赛的一个赛项,从今年3月份开始备赛。“我对航天知识很感兴趣,最喜欢的航天员是王亚平……”夏梓桐告诉记者,参赛激起了自己对科学的探索和求知欲,也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航天精神,长大后希望也能从事与航空航天相关的工作。
据悉,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是教育部白名单赛事,本次广东省赛区选拔赛由广东教育学会、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联合主办,佛山市教育局、佛山市科技局支持,广东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专业委员会、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承办。
采写:新快报记者 徐绍娜 通讯员 林怡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