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6月26日,新快报记者从广东省江门市公安局江海分局获悉,历经几代民警不懈努力,一桩压在几代民警心头的命案积案终于成功告破,犯罪嫌疑人刘某被抓获归案,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千里查凶 不破不还
2003年6月8日,江门市公安局江南派出所接到一起报案:辖区某出租屋内发现一名女子死亡。接报后,江海警方高度重视,迅速组织警力开展侦查工作,认真细致勘查现场。经法医检验,被害人李某(女,殁年33岁,湖北人)系被他人用枕头捂住口鼻导致窒息死亡。
然而,尽管民警开展了多方工作,但在外围的侦查工作并没有取得太大进展,案件一时陷入了僵持阶段,随后江海警方将突破口放在案发现场。江门市、区两级公安对案发现场反复展开细致入微的勘查,成功提取到关键物证。民警经综合研判推断:命案或是犯罪嫌疑人劫财引起,作案可能性最大的是在案发地周边上班的工人。
有了侦查方向,江海警方调集警力,以案发现场为中心,对周边的工厂开展排查,织起一张庞大的筛查网络,全力搜捕凶手。由于当年侦破手段局限、案发周边可用信息不多等诸多因素,几经周折,民警查遍了与案件有关的所有线索,却始终没有找到凶手。
近年来,随着公安科技的发展,侦查技术迎来了革命性发展,这起命案历经21年的接力攻坚,终于迎来了重大突破。在公安部、广东省公安厅和江门市公安局的协同努力下,警方在海量的大数据比对中发现“2003.6.8”命案现场所提取的关键物证与湖北省襄阳市一居民刘某有所关联,嫌疑人或是其亲属。
得知消息后,江海公安立即抽调精干警力成立专案组,派出经验丰富的民警,跋涉千里赶赴湖北省襄阳市。通过智慧新警务、物证新技术与传统侦查手段的融合应用,最终一名案发时在江门打工的男性进入了专案组的视线。通过调查,发现此人刘某(47岁,湖北襄阳人)现居住在江门市蓬江区某公寓,有着重大作案嫌疑。
6月14日,根据已经掌握的线索,专案组民警在江门市蓬江区精准锁定了嫌疑人刘某,开始严密关注他的一举一动。并决定于6月18日实施抓捕。然而,嫌疑人却与警方预估的不同,在6月13日晚上去往珠海后就再未回到其住处。而与嫌疑人同住的兄弟也购买了18日返回湖北襄阳老家的车票,人已经到了广州车站等待中转了。时间紧迫,专案组立即兵分两路,一路去往广州控制其兄弟,一路去往珠海跟随嫌疑人并伺机抓捕。
经过几个小时的持续追踪,18日下午3时许,江海警方终于在珠海市斗门区某工业园抓获了犯罪嫌疑人刘某。当专案组民警突然出现在其面前时,刘某却表现得很平静,没有任何挣扎和解释。经过双方一番较量,其心理防线终于被击溃,对21年前杀人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一时恶念 无所遁形
在审讯室内,刘某低着头承认道:“事是我做的,到现在过去这么多年了,当时的事我已经记不清了,但是心里一直都想着早晚有一天警察会找上门。”
据刘某交代,2003年6月7日晚上,身无分文快要吃不起饭的他在江海区一小巷内闲逛,看见一女子正往屋内走去,一时恶向胆边生,尾随其身后进了房间,用屋内的器物击打了女子的后脑勺,并在其半昏迷时用枕头捂住了口鼻,待到其一动不动后,在屋内搜刮了几百元现金后仓皇逃离现场。
案发后,刘某向他人打听案发地的情况,得知已经东窗事发,随即潜逃回老家。此后,他不敢在一个地方长时间滞留,换着地方打工,外表显现出了与年龄不符的沧桑。
在被问及对当年所犯案件的看法时,刘某含泪说道:“我从小就孤身一人外出打工,受人欺负,从来没感受过善意。所以当我没钱吃饭时我就觉得只能靠自己去抢,犯下大错。当年我翻箱倒柜找她屋中的钱财时,翻出了一张孩童的照片,当时我想:完了,这可能是她的孩子,我做了天大的错事。因为我也是从小就没了爹娘,所以我当时心里真的很……”
目前,犯罪嫌疑人刘某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红云 通讯员 高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