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作为广州“最繁忙”地铁线的延长段,广州地铁三号线东延段工程(番禺广场—海傍)目前已进入运营调试阶段。6月26日上午,广州地铁邀请媒体记者到海傍站、石碁南站提前探营。这条将于年内开通运营的线路,在海傍站实现三号线和四号线“牵手”,换乘方式和坦尾站相似,堪称“上天入地”形式。截至目前,三号线东延段土建工程累计完成99%。全线车站、轨行区已“三权”移交。广州新城停车场进行剩余土建和机电施工。
车站设计“流光溢彩” 海傍站实现三、四号线“牵手”
广州地铁宣传部温美春介绍,三号线东延段西起番禺广场站,沿亚运大道向东延伸至海傍站与四号线换乘,是贯穿番禺区东西向的重要交通骨干。线路全长9.6公里,为全地下敷设,共设傍江站、石碁南站、海涌路站、海傍站4座车站。线路以“流光溢彩”为设计理念,通过加入水、光、浪花等抽象的设计元素让车站呈现出波光粼粼的视觉效果。
“线路在装修设计上呼应线路沿途自然环境,使各车站具有各自的特色”,广州地铁建设公司第一建管部副总监严志权介绍,作为四个新建车站中的主题设计站,海傍站以“逐水傍海”为整体设计主题,天花采用了渐变色的波浪造型垂片,墙面使用的搪瓷钢板也特别增加了国风水彩波浪图案,地面则通过拼花石材营造“海傍”的氛围,给乘客带来浓郁的沙田水乡风情视觉体验。
三号线东延段开通后,三号线和四号线将在海傍站实现“牵手”。对于市民关心的换乘问题,新快报记者也特别提前进行了体验。从三号线海傍站站台尾部经过一段“波光粼粼”的通道,就会抵达一段扶梯。扶梯向上到达转换层,拐个弯,抵达第二段扶梯。乘坐扶梯向上走,就是四号线海傍站位于地面的站厅。通过四号线的扶梯向上进入高架站台,即可乘坐四号线。三段扶梯,从地底到地面再到空中,换乘方式和坦尾站五、六号线换乘方式类似,堪称“上天入地”式换乘。
新快报记者随后来到石碁南站,第一感觉就是“大”,相较于既有的三号线车站,石碁南站明显更有“空间感”。据了解,石碁南站车站长466米,标准段宽33.9米,由于站厅采用拱顶的设计和施工理念,中部层高达5.15米,使车站整体视觉上更宽敞、更简洁明快。作为接出入场线的车站,石碁南站的站台有三条轨道,但中间轨道只供列车进出车场使用。
两个“首用”成功实践 助力攻克施工难题
三号线东延段遇到的“难题”早在土建阶段就凸显。线路沿线环境错综复杂,周边建(构)筑物、住宅区密集,虽然只有四个站,但接连下穿河涌、高速公路基段、既有运营地铁高架段桥桩等高风险区域,建设协调难度大。
其中,海傍站是全段最难啃的“硬骨头”,一期基坑边距亚运城广场仅1.5米,且临近三条高压油、气管,改迁难度极大。
“海傍站的地下换乘通道与线路区间必须下穿东侧地下三根管线,但受复杂的地下管线影响,车站西端主体结构无法通过明挖法的方式施工。” 广州建筑广州地铁三号线东延段工程总承包项目部副总经理庄奔表示,施工现场引入了国内最大的地铁顶管机“盾顶壹号”,成功攻克了下穿高压油气管线、隧道小间距顶进的施工风险,也完成了国内地铁车站首次使用机械法施工的尝试,为其他同类型的地铁车站施工提供了实践经验。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佳文
摄影:新快报记者 毕志毅 通讯员 陈虎辉 梁智杰 卜晓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