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6月26日晚,由东莞市文广旅体局、市禁毒办、滨海湾新区管委会、虎门镇政府主办,鸦片战争博物馆、虎门镇宣教文体旅游办、镇文化服务中心等承办,“觉醒之门 英雄之地”纪念虎门销烟185周年沉浸式情景剧在虎门上演。
剧情演出:分六个章节还原当年虎门销烟壮举
据了解,纪念虎门销烟185周年沉浸式情景剧,通过“序”“交锋”“ 清缴”“抉择”“虎门销烟”“尾声”六个章节,演绎当年官商勾结,鸦片泛滥,导致百姓家破人亡。在民族存亡时刻,林则徐奉旨来粤销烟,发出“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铮铮誓言,昭示他的决心与力量。其间,他与广州十三行的烟贩们斗智斗勇,在紧张激烈的交锋中维护民族尊严,清缴鸦片。
在“虎门销烟”章节,时间定格在1839年6月3日,情景剧中虎门海滩再现。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一箱箱鸦片被投入池中,顿时浓烟升腾,锣鼓喧天,欢呼声直冲云霄,穿透时空的界限,将观众直接带入185年前虎门销烟的现场。这一刻,历史与现实交融,让每一个在场的灵魂都被深深触动,因为他们共同见证了一个伟大民族的觉醒与重生。
整个情景剧,简练凝重地还原了虎门销烟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不仅给观众呈献了一场精美的视听艺术盛宴,还让他们接受了一场思想洗礼,深刻体会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民族觉醒的力量。
代入感强:以历史文物旧址为舞台零距离展示
在纪念虎门销烟185周年系列活动中,这是首次以历史文物旧址为舞台进行情景剧表演,观众与演员之间无距离,代入感非常强。
剧中,林则徐、关天培等民族英雄多次从沙角炮台濒海台门洞走出来,非常具有象征意义:他们好像通过时空隧道,从1839年穿越而来,向观众展示当年的情形。特别是“虎门销烟”章节,举办方巧妙地利用炮台海岸线进行还原,当销烟时滚滚浓烟升起,观众们也仿佛一起穿越到现场,觉得当时就是这个样子。
叙事巧妙:古今交织的演出有着很强教育意义
整个剧情以沙角小学师生参观沙角炮台切入,用历史情景表演和现代师生的对话来诠释和还原部分销烟的历史,有倒叙、插叙,古今交织,安排非常巧妙。
本次参与演出的人员,主要是市朗诵艺术家协会、市曲艺家协会、市戏剧家协会会员,以及鸦片战争博物馆宣教部工作人员、虎门镇文化服务中心群文骨干,他们用精湛的演技,再现了虎门销烟场景,为我们推开了觉醒之门。
而对于学生来说,当晚的活动不失为一次生动的历史教育课。因为剧情深度还原了虎门销烟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多个关键节点。同时,老师详细且饱含深情的讲述,也让他们了解了东莞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的历史背景、懂得了林则徐虎门销烟的重大意义、感悟了“觉醒之门 英雄之地”的深刻内涵。
相关新闻: 林则徐所赠王老吉铜葫芦定制版在鸦片战争博物馆揭幕
185年前,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军民,在东莞开启了声势浩大的虎门销烟,铸就了爱国、首创、斗争、开放的虎门销烟精神,打开了民族觉醒之门。6月25日,为纪念“虎门销烟”185周年,“缅怀民族英雄 弘扬销烟精神”王老吉铜葫芦捐赠仪式在鸦片战争博物馆之海战博物馆举行。
本次活动是馆企合作纪念虎门销烟185周年的重要举措,更是对虎门销烟精神的有力传承与弘扬。王老吉与“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有着紧密的关系。1839年,林则徐奉旨前往广东开展禁烟运动,其间因水土不服,身体不适,经饮用当时广州十三行的“阿吉凉茶”后得以痊愈。林则徐将刻有“王老吉”三个金字的铜葫芦赠予阿吉凉茶创始人王泽邦,寓意王老吉以“悬壶济世”之心造福百姓。
为缅怀民族英雄,感恩林则徐起名王老吉的传世佳话,王老吉特别定制了大铜葫芦。铜葫芦整体高1.9米,附有民间记载的林则徐与王老吉的故事介绍,将在海战博物馆保留展出。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杨英杰 通讯员 虎门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