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6月27日下午,海珠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专项规划暨广州塔国际时尚节推介会在广州塔举行,现场正式发布广州塔-琶醍中西特色美食集聚区运营规划、新中轴海珠片区产业规划,首届广州塔国际时尚节亮点也提前曝光。
“海珠区坚持‘一圈引领,五圈支撑’的商圈空间布局,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标杆区建设工作成效显著,包括广交会四期项目正式投入使用,江南文商旅融合圈获评省级示范商圈,琶洲CBD入选福布斯中国中央商务区竞争力十强,‘海珠之约’系列促消费活动全方位激发消费动能等。”海珠区副区长陈宇表示,下一步将推动广州塔-琶醍美食集聚区的整体运营、南中轴片区的规划建设,办好广州塔国际时尚节,一起擦亮海珠的“时尚”牌,焕新海珠的“美食”味道。
产业建圈强链,擦亮“时尚名城”品牌
作为“中国纺织时尚名城”,海珠区纺织服装产业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转型升级,时尚产业与商圈消费共创共建。“如果全面自我升级,海珠有望变成国际时尚中心”,中山大学软件工程学院产业数字化服务中心负责人戴欣教授评价海珠区时尚产业。据了解,首届广州塔国际时尚节将于7月26日在广州塔盛大启幕,活动将以“1+1+N”的模式,即“1场时尚盛典暨颁奖晚会、1项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N个时尚主题活动”,全面展现海珠区多元化、年轻化、国际化时尚氛围,扎实推动海珠区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海珠区时尚文化软实力、影响力。
该国际时尚节将邀请中国时装设计最高荣誉“金顶奖”获得者邓兆萍、美国经典潮牌Joe Boxer、英国知名潮牌Boy London、国际品牌Miss Me、日本高定品牌日本HIROKO KOSHINO等国内外极具代表性的服饰设计师莅临现场,发布名师名品,共同探讨时尚产业转型升级、新业态新模式等发展路径。此外,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将发动40余家服装专业院校,推荐100名新生代设计力量同台竞技,为10位优胜者给予奖励及本土知名服装企业实践机会,通过政企校协合力推动人才与产业“双向奔赴”,实现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政策链融合发展。
“广州塔国际时尚节启动以后,包含数智时尚产业论坛、‘缘定珠江 幸荟琶醍’新人集体中式礼仪颁证活动、珠江琶醍音乐会、国际时尚美食节等跨界时尚活动也将陆续登场,为广大市民带来‘时尚海珠、幸福海珠’的沉浸式体验。”广州市时尚设计师协会会长邓兆萍介绍。
“3+4”商圈矩阵式运营,助力商圈升维聚势
“海珠区将中西特色美食集聚区的运营市场化、专业化、IP化,是商圈管理的一次创新,有利于充分调动市场的要素资源,全方位拓展商圈高品质美食品鉴、文化体验、旅游观光、时尚消费等多元功能,为广州打造层次丰富的文商旅消费高地。”广州市夜间经济发展联合会会长钟朝晖介绍。
会上,广州塔-琶醍中西特色美食集聚区的名称和logo也同步发布。Logo整体呈圆形,下端有水波纹点缀,寓意海上明“珠”;围绕“食”字做引伸,上端形似广州塔,下端为琶醍首字母“PT”,上下通过桥梁形“人”字联通,意指通过黄埔涌桥,将广州塔-琶醍串联,连接“水-陆-空”三大空间,打造立体消费场景。下方附以“食在广州|品味塔醍”这一名称,鲜明点出广州塔-琶醍美食集聚区,致力打造城市餐饮消费新地标,擦亮“食在广州”城市品牌的使命。
产城融合,塑造高价值未来城区
随着广州城市发展东移,新中轴线培育了天河北商圈、珠江新城CBD、广州塔广场等高品质空间。新中轴南段的海珠片区(下称“南中轴”)则是广州往南迈过珠江、拥抱海珠湿地这一“稀世绿洲”的最新杰作。
“‘南中轴’将用舒展至珠江后航道更广阔、更多元的空间场景,装载以数字、时尚为关键词的产业谱系,以生态场景营造产业生态,实现环境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共融共生,打造时尚产业高质量示范承载地。”戴德梁行广州公司总经理罗进良介绍。
根据规划,南中轴海珠段北起珠江前航道广州塔,南至珠江后航道“南海心沙岛”,总长度约6公里。在文商旅产业层面整体围绕“城市绿轴”铺设一条“城市消费轴”,整体定位为“国际艺文秀带,未来中央画卷”,北接广州塔-琶洲世界级商圈的“国际视野”、南承海珠湿地“城市绿芯”。
在空间布局上自北向南依次为“国际文商旅门户”“都市商圈活力中心”“高雅休闲度假公园”“滨水高端商务服务”四大组团——一方面将充分利用在地时尚产业、数字经济的发展优势,发挥“中轴绿洲”“滨湖临江”的空间格局和生态景观,首次在广州城央提出打造产业发展、文旅消费与生态共融的高价值未来城区;另一方面重点从核心文化公建地标、TOD节点、旧村更新和滨水公共空间等抓手切入,丰富高端消费品牌、优质休闲文旅业态、总部经济产业及国际艺文展演等多元功能注入,形成一条贯穿海珠岛、“对话”珠江前后航道的连续时尚商业界面中轴线,以强商业氛围、高度可逛性及业态丰富度的全新形态辐射海珠全域。
据透露,广州塔广场将于今年底开业运营,琶醍二期项目也将于2025年起分阶段陆续推向市场。
采写:新快报记者 林翠珍 通讯员 海珠区科工商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