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搭乘青藏铁路列车徜徉在高原别样风光的旅途时,来到拉萨沉醉在布达拉宫、大小昭寺、八廓街系列人文景致时,是否想过“生命禁区”里的铁路到底是如何建成的,都是一群怎样的建设者才能铸就这史诗般的奇迹。近日,由国家外文局外文出版社出版的《我们在西藏修铁路》摄影画集正式面世,为你解开这世纪之谜,为你解码高原筑路大军的精神高地。
西藏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位于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西南部,长期以来,因其海拔高耸、地势险峻、环境恶劣、气候严苛,而被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与祖国其他地区的交流受到了一定阻碍。起于青海格尔木南山口、止于西藏拉萨的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在攻克“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后,于2006年7月1日建成通车,把西藏同祖国其他地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被人们亲切地称之为“幸福的天路”;2014年12月,西藏拉萨至林芝铁路,即川藏铁路拉林段开工建设,这是一条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艰难的铁路工程,筑路大军秉承修建青藏铁路的精神意志、家国情怀,一寸一寸地将工程向前推进,续写了人间传奇。
这样的世纪工程应当被记录、被铭记、被传承,作为三进西藏、两条西藏高原铁路建设的参与者,王荃荃亲眼目睹了高原铁路建设的宏大场面,切身感受了高原筑路者的精神面貌,亲身经历了高原铁路给西藏带来的发展变化,并将他的经历、感受、感悟,融入镜头里,以一幅幅壮美的照片、一缕缕精妙的构思、一片片真情的流露,为读者生动展现了筑路大军在高寒雪域热火朝天的干劲,生动展现了青藏铁路、川藏铁路(拉林段)作为天路的神奇,生动展现了西藏各族干部群众满满的幸福。
画集共分为史诗、筑建、祥美三个部分,每一个部分或选取典型场景、或选取典型事件、或选取典型人物、或选取典型故事,分别展示高原筑路状态、高原筑路人物、高原发展变化,既有宏大的叙事画面,又聚焦每一个群体、每一个人物,把高原筑路的艰辛不易、美丽孤独,筑路大军的奉献精神、无穷智慧,高原铁路的巨大作用、沧桑巨变展现得淋漓尽致。
王荃荃是陕西省周至县人,曾先后参加南昆铁路、青藏铁路、西格铁路、武广高铁、襄渝复线、沪杭高铁、渝黔高铁、川藏铁路拉林段、武汉地铁二号线、广州地铁18号线等国家和地方重点工程项目建设。长期以来,他利用在基层工作机会,将镜头对准建设者,用独特的视角为建设者造像,拍摄了大量反映建设者拼搏奉献的作品。《我们在西藏修铁路》出版之前,王荃荃还出版过《挑战地铁之最——粤港澳大湾区最快地铁建设掠影》摄影作品集。2023年10月18日至22日,该书即现身第75届法兰克福书展。
“在我眼里,身边的建设者平凡而伟大。我希望通过摄影语言,记录他们的工作的样子,给人们传导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种奉献之美、劳动之美,一种从不放弃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之情与追求之志。”王荃荃表示。
采写:新快报记者 夏世焱 通讯员 俞文喜 徐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