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米投光灯效果原为缓解行车疲劳,却被人误解影响交通通畅
深中通道正式开通已近半个月,随着越来越多游客加入打卡体验行列,深中通道及相关路段的交通日益繁忙。近日,不少市民关注的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投光灯已关闭,到底怎么回事?另外,深中通道的交通情况如何?在深中通道发生交通意外,如何求助?你关心的深中通道通行热点问题,现在统统有解答。
出于对安全、通畅考虑暂时关闭投光灯
原来,深中通道照明分为道路照明和景观照明两部分,其中,深中通道海底隧道两侧布有可智能调节的全彩景观灯带,可以根据环境温度、车流状况变色。
正常通行的情况下,会显示绿色或蓝白色,可设置流水跑动等缓解长距离隧道通行的视觉疲劳。发生交通事故或紧急事件时,智能灯带由近至远分段显示红、黄、绿色,起到警醒的作用,引导人员有序疏散。
除了景观灯带,海底隧道中段采用投光灯的形式,将一些图案投影到隧道顶部,长度约为150米,主要用于缓解驾驶员的行车疲劳。
但在项目通车后,不少自媒体过度渲染、夸大投影效果,甚至剪辑如海底世界等3D动画效果造成误解,导致部分驾驶员驾车到该路段时,特意降低车速缓行观看和拍照。
这种行车方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安全隐患,还直接导致隧道内出现严重拥堵。
在这种情况下,出于对安全、通畅的考虑,深中通道目前已暂时关闭海底隧道投光灯。同时,管理运营方将根据实际需要,对全线景观照明进行适当调整,更好地保护广大出行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确保道路的安全、顺畅通行。
严查严管随意停车“打卡”等违法行为
深中通道目前的交通情况如何?新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深中通道中山段及周边的缓行易拥堵点位主要包括:翠亨东收费站进入深中大桥上桥匝道与主路交会路段、翠亨东收费站入口、城东收费站入口以及深中通道往深圳方向进入隧道前路段,尤其是隧道前路段,主要因为隧道中车流量大出现缓行,导致缓行排队延伸至桥面。
为有效缓解拥堵,中山交警加派警力快速处置高速公路异常事件和疏导拥堵节点,同时采取远端分流、近端限流措施,有效疏解入口交通压力,引导车流错峰出行和就近分流。此外,加大力度严查严管部分群众在深中通道随意停车“打卡”等违法行为。
如果在深中通道发生交通意外,该向哪里的交警部门寻求帮助?
按照地域来分,西岸的桥梁部分由中山交警管辖,西人工岛(含)以东的隧道路段由深圳交警管辖。在此提醒广大驾驶人:深中通道全程24公里不设服务区,出行前要检查好车况。行驶途中若感觉明显身体不适,可拨打110、122或120求助,交警部门和120急救中心会实时配合联动。
此外,深中通道全时段禁止通行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对四类及以上货车,即总轴数(含悬浮轴) 为4轴及以上货车(含大件运输车辆)同样采取了禁止通行的管制措施。
同时,在车流量明显超出深中通道通行能力或因交通事故导致严重交通拥堵或中断时,交警部门将在翠亨东收费站采取临时限流管控措施。
多个交通拥堵点已有缓解措施和方案
经深中通道从翠亨东收费站下来后及周边路段的拥堵问题要如何缓解?深中通道通车后的首个完整周末(7月6日-7日),经马鞍岛“翠亨东”收费站进出深中通道的车辆达7万余辆次,加上西人工岛限流,在车流量较大时段,深中大桥上的拥堵与缓行会逐渐蔓延至翠亨新区乃至火炬开发区,造成马鞍岛未来大道、和清路、香山大道、五桂路、兴湾路、翠亨快线大桥等出现交通拥堵。
为此,翠亨新区交警高峰执勤点位,每日加派警力到拥堵路段、路口开展执勤。同时,不断完善交通设施和优化交通组织方式,包括对各个易堵路口交通信号配时进行优化、加快岛上红绿灯联网建设、完善交通指引牌等。
此外,计划通过与相关部门商议改造“翠亨东”收费广场路段以及加快周边路网互联互通等事宜,打破交通“瓶颈”,有效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翠亨新区马鞍岛周边“停车难”“通行慢”的问题怎么解决?最近,马鞍岛观景海岸线也成为了新晋网红打卡点。该区域目前还没有专用公共停车场,部分群众由于不熟悉路况,将车辆随意停放在东临路及兴湾路两侧。
目前,东临路已设为“交通严管路”,同时拟对兴湾路与东汇路,东临路与海风路、海月路、兴湾路交会处进行封闭。届时,东临路将会改成步行街,只允许人通行,不允许车辆进入,实现人车分流。同时,海月路临时大型停车场正加快建设中,建成后群众可按沿途交通指示进出相关区域。
届时,交警部门将在周边沿线进行人车分流,并设置停车指引路线等交通指示牌,不断完善交通微循环方案。
【温馨提示】
深中通道全线为高速公路,实线禁止变更车道,非紧急情况不允许停车,驾驶期间不得使用手持电子设备,切勿超速驾驶或慢速行驶。
采写:新快报记者 许力夫 通讯员 沈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