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赋能文旅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今年暑假,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发动21支“百千万工程”青年突击队、300余名师生前往韶关仁化县,聚焦乡村文旅发展、绿美广东、科技助农、普法宣传、关爱留守儿童、文化创意等领域,发挥“技术+师范”优势,紧密结合地方所需,为仁化县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赋能文旅发展 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团心服务队伍围绕石塘镇乡村休闲旅游和红色研学活动,按照“景观提升、宣传提质、课程提优”的工作目标,助力“双峰寨”“蚂蚁公社”等当地主要文旅景点和基地提质升级,团队拍摄制作主题宣传片3个,编发原创宣传推文10余篇,累计获得浏览量超10万加;以石塘古村为主题,完成打卡背景墙、亲子园的大草坪、荷花台装置艺术、稻草田园观景展台等四处景观改造及100平方米的墙绘绘制。同时,团队深入走访调研,撰写《石塘镇乡村文旅发展调研报告》一份,为石塘镇乡村休闲活动和红色研学旅行建言献策。
思源三下乡实践团立足新龙村实际,以“赓续客家文脉,直播助推农文旅融合发展”为主线,在当地开展“直播+庭院经济宣传推广”“直播+非遗文化传承”等活动。团队充分利用下乡前期的调研成果,在直播间详细地介绍庭院经济的发展经验、创意性地呈现灰水糍粑和油茶的制作技巧及其背后的文化渊源,并借助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矩阵深化宣传力度,吸引游客到新龙村打卡庭院、体验美食,直播活动点赞量超40万次。
护航健康成长 为留守儿童开设心理课堂
为和地方一起护航儿童健康成长,广师大心光启航实践团面向乡村留守儿童,开设“情绪管理”“生涯规划”“同伴关系”“心理弹性”“性别认同”等主题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并通过一对一个案心理咨询、沙盘体验、OH卡体验系列活动,帮助乡村儿童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心理韧性,为乡村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广师大青年力量。
与此同时,远帆突击队以“非遗蕴法,携竹同行”为主题,将仁化竹篾非遗传承与普法推广相结合,为仁化小学生带来别具一格的普法小课堂。为提升小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兴趣,团队创新教学形式,编排法学小话剧,将“法言法语”以情景话剧形式进行普法教育。围绕妇女权益保护等热点问题,团队与仁化县司法局、县妇联开展座谈交流,旨在运用专业法律知识持续推进仁化当地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宣传和基层法律服务。
科技助农 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溯流从源”突击队在农村科技特派员郭琪伟副教授的带领下,将科创项目为落地转化,对丹霞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及其关联种植业农户进行了深入调研,创新性地研发了以巡检机器人为基础的土壤检测与改造提质智能系统——田园智护,利用巡检机器人在广阔的田野间灵活穿梭,运用多传感器集成技术,精准采集土壤的温度、湿度、酸碱度等关键环境参数,克服了传统农业经验难以适应现代种植需求的瓶颈,实现了土壤管理的科学化、精准化,帮助农户科学制定生产计划、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农作物产量与品质。
青春筑梦突击队深入韶关仁化石塘镇助力提高石塘镇堆花米酒的销量,团队对地方特色产品——堆花米酒进行了全方位的视频拍摄和图文设计,以精美的视觉呈现和生动的视频内容,展现堆花米酒的魅力,依托创新宣传策略与多元化传播路径,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据悉,今年暑假,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共组建了近190支团队约4000名师生赴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其中,共有21支队伍赴仁化各镇村开展志愿服务,以“广师大所能、地方发展所需”为指引,以解决基层实际问题为导向,结合挑战杯等学生科创竞赛、绿美广东建设、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等项目,积极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下一步,学校校将继续发挥学科优势,围绕工作重点,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旅游要素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基层治理、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等方面着手,助力推动各项任务落深落实。发挥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青年突击队作用,推动实现校县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娟 实习生 杨文倩 通讯员 韩柏光
图片: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