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7月29日,由广东省文化馆联合全省各地级以上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各地级以上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共同主办的“岭南文脉 薪火相传”广东文化艺术普及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果展示展演活动在广东省文化馆小剧场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文化工作者、文艺爱好者带来一场文化盛会,通过“优秀节目展演+片区路演宣传+文明实践交流市集”的方式,多角度展示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广东文化艺术普及工作的新成果。
南狮北曲,活动在《神游九州》大气磅礴的乐队表演中拉开帷幕。从乐队演奏、三重唱、瑶族歌谣、人偶粤剧到国标舞蹈,各地市文化馆带来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风格各异的节目展演。
群舞《钗冠承艺》以舞蹈为媒介,讲述了粤剧头饰工匠对粤剧头饰制作技艺的执着追求和坚守传承;瑶族“十月朝”庆丰收的《铜铃悠歌》在悠扬歌声中呈现群众享受文明成果与幸福生活的美好场景;茂名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创作的《新嫦娥奔月》,将粤剧与木偶戏创新融合,给观众带来全新视听体验;国标舞《新时代》在力量与美的传递中,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的活力与朝气……整场演出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引来现场观众阵阵热烈的掌声,共同绘就新时代岭南美好生活的新画卷。
展演活动特别邀请了粤东、粤西、粤北、珠三角地区以及省文化馆代表进行活动路演推介,生动精炼地阐述了广东不同区域在推进该活动过程中的亮点、成效及实践成果,全面展示了岭南文化的深厚底蕴与蓬勃活力,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反响。
据悉,2023年11月至2024年2月,广东省文化馆联动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文明办、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及文化馆,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文化馆(站、室)为服务地点,以“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文化艺术”为主要方式,以青少年为服务对象,结合节庆佳节、当地特色非遗项目及青少年需求兴趣等,策划开展了集知识性、趣味性、技能性于一体的艺术培训活动,通过生动的艺术实践活动传播新思想、新风尚,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全省各地举办系列活动超百场,惠及群众近百万人次,是文化艺术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的成功尝试。
活动现场设立了文明实践交流市集,云集了来自广州志愿服务队、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多个单位的展位。市集上,非遗手作、文化艺术、志愿服务等展示体验活动精彩纷呈,吸引了大批市民驻足观看、亲身体验,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广东将不断探索新时代文化艺术与文明实践工作的深度融合,让文化成果惠及大众,传承岭南文化瑰宝,弘扬时代文明新风。
采写:新快报记者 徐绍娜 通讯员 邓芸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