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自“528新政”出台后,广州楼市信心加速重建。尽管利好边际效应逐步减弱,叠加进入传统成交淡季,广州楼市成交氛围有所回落,但仍处于高位。数据显示,7月新房市场成交5134套,同比增长11%。与此同时,二手房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连续两个月突破1万宗大关,购房者入市速度有所加快。
7月新房成交量5134套,行情好于去年同期
中指研究院显示,今年7月份,全国重点100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下降近30%,同比下降近10%,降幅较6月小幅扩大,新房市场调整压力仍然较大。在广州,截至7月28日,其当月新房住宅网签4944套,网签面积59万㎡,成交量相比上月有一定回落,但整体仍好于前5月,7月整体成交量有望创下年内第二高。
克而瑞广佛区域首席分析师肖文晓表示,克而瑞统计显示,受7、8月份传统营销淡季影响,7月广州楼盘开盘加推数量大幅减少,供求惯性回落,全月一手住宅成交5134套,环比下降33%,但同比增长11%,要好于去年同期,整体表现在预期之中,预计8月亦将保持平稳,下个营销发力节点将是“金九银十”。
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着利好不断加码,房地产市场情绪也有所好转。广州中原研究发展部发布的报告指出,房企在蓄客不足的形势下,多数转为持销入市,叠加天气不佳、节日效应递减等不利因素干扰,上半年开盘指标全线下降。其中,上半年全市推出房源11401套,认购1265套,去化率仅有11%,认购量同比下降53%。但随着政策持续宽松,下半年新盘扎堆入市,不少为市区重点项目,供需增加,项目开盘表现有望改善。
另外,相较上半年土地市场的波澜不惊,广州下半年的拍地节奏有所加快。近日,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挂出多宗涉宅地,涉及海珠、增城、南沙、荔湾、白云、黄埔等片区,总起拍价超过百亿元。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挂牌地块中不乏具备高端住宅属性的靓地,若出让成功,在未来有望为市场带来优质改善型产品。
二手房连续两个月突破万宗大关,刚需客群入市热度不减
在二手房方面,广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6月(统计周期:5月26日-6月25日)广州二手住宅网签宗数超过了1万宗大关,达10456宗。进入7月,当月(统计周期:6月26日-7月25日)二手住宅网签宗数和面积为10034宗和101.24万平方米,环比虽然分别下降4.04%和4.42%,但依然处于2021年5月以来的较高水平。
其中,增城区环比降幅稍大、达12.82%;白云区、黄埔区、天河区和番禺区环比分别下降7.24%、6.24%、5.36%和5.07%;花都区、从化区和南沙区环比降幅较小,分别为3.46%、2.62%和1.93%;越秀区和海珠区环比则分别增长3.62%和2.73%。
从面积段来看,刚需仍占据市场主导。7月,广州60㎡以下和60-90㎡二手房所占比例分别为16.10%和35%,环比分别增长了0.47和1.41个比百分点,均增长至近三个月以来最高水平,二者合计占比达到51.10%,其他户型交易占比均在下降。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5-6月份的政策纾困,不管是首付比例下降5个百分点,还是利率不设下限,均对刚需更加利好。此外,广州退出限购,非户籍缴纳社保年限缩短至6个月,很多之前不具备购房资格的人群也开始“上车”了。
他进一步指出,刚需发力与广州新市民、年轻人比较多有关,2015年-2020年广州每年流入常住人口在40-80万,近10年增加了600万。近年来,广州房价明显下调,外围区域下调40%左右,中心区在30%左右。房价下跌,政策纾困,加上近年来持续流入常住人口一直在积累购房需求。同时,尽管市场预期转弱,但刚需对住房的需求是客观的,条件具备了,这些购房者就会入市。
对于后续市场预判,李宇嘉表示,8月份是传统淡季,延续7月份走势,刚需支撑的需求继续让二手房高位运行,但预计会落至万套以下,而且二手房上半年占总体住房交易的比例已经达到59%,二手房对新房有替代效应,特别是改善型二手房占比也到了近50%,特别是120平米的改善占比21%,在价格上、即买即住上有优势。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茹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