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每年开春,三位著名的戏剧大师——孟京辉、黄磊、赖声川都会在互不沟通,互不干涉的情况下,各自准备一个戏剧元素,三个元素相加,构成了一个总体的、也是唯一的戏剧小品架构。任何的文艺青年,都可以在这三个戏剧元素的框架下,天马行空编织自己的戏剧小品参加“竞演”,自编自导自演,成就自己的戏剧梦想。
这个,便是“乌镇戏剧节”最受年轻人关注的“青年竞演”板块,相同的戏剧元素,截然不同的故事和演绎方式,诉说着年轻人对世界、对未来、对自我的人生态度和理解。在竞演舞台上,他们沉浸在自己构建的虚拟世界里,体验着不一样的人生况味。
8月6日,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新闻发布会在乌镇举办。主办方首次透露今年的竞演主题:枕头、阳光、大恐龙。孟京辉、黄磊、赖声川三位戏剧大师各自提炼出 一个元素,让年轻的戏剧爱好者根据这三个元素随性发挥,讲述自己的故事,展现出戏剧无限的可能。今年竞演的报名工作正在进行中。
乌镇戏剧节创办于2013年,发起人黄磊、赖声川、孟京辉的初衷,便是希望创办一个让年轻人展示自己艺术 才华的舞台,让他们实现自己的戏剧梦想,在舞台上 挥洒他们的青春,表达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展示年轻一代的戏剧才情。这三位戏剧家的初心,得到了乌镇籍企业家陈向宏的热情回应,乌镇戏剧节应运而生。打那以后,每年金秋,乌镇戏剧节成了文艺青年的圣地,“青年竞演”让 一批又一批的戏剧青年奔赴文化乌镇,“同题作文”让乌镇的舞台熠熠生辉。
陈向宏先生在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 说:大家认识乌镇,是从乌镇戏剧节开始的。乌镇通过戏剧,吸引全国 乃至世界的年轻人的目光,让大运河边上的这座千年古镇焕发了活力和永远生机勃勃。
11年来,“青年竞演”得到全国各地文艺青年的热烈响应。前十届乌镇戏剧节“青年竞演”单元吸引了逾万名青年报名,600多位青年戏剧人带着161部原创戏剧作品,登上乌镇蚌湾剧场的舞台。每年公布完三大戏剧元素以后,主办方都能收到数百份参赛作品,相同的元素、完全不同的故事,年轻人的想象力之丰富,表达方式之大胆,创意之奇特,总让评委们赞赏不已。
黄磊透露,参赛作品只要得到一位评委的喜爱,其他评委都要反复去翻看和重审,确保不错漏任何优秀的作品,这是对每一位热爱戏剧的竞演者艺术个性的尊重和负责。
今年,将一如既往有18组青年竞演者入围乌镇现场,参加最后的竞逐,接受所有观众的检阅。这是青年戏剧爱好者的荣耀时刻。为他们保驾护航的评委,包括赖声川、黄磊、何炅、周黎明、程耳、徐帆、陈明昊等剧坛伯乐。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将于10月17日至10月27日盛大举行,汇聚特邀剧目、青年竞演、古镇嘉年华、小镇对话、戏剧集市以及全新的戏梦粮仓。戏剧节主题为“如磐”,主视觉画作《如磐》由青年艺术家、画家贾蔼力创作。今年的特邀剧目分为“璀璨国际”“剧场英姿”“纵横天下”“新锐光芒”“舞之剧场”“学院观察”“没有不可能”七大板块,来自11个国家的24部佳作,将呈现86场精彩演出,在乌镇的11个剧场与观众见面。24部作品中包含13部来自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荷兰、波兰、奥地利、丹麦、比利时等国的前沿作品以及11部中国顶尖佳作,囊括世界名团、大师佳作、经典新编、前卫戏剧、肢体舞剧、学院观察等优秀作品,其中还包括一部公益演出作为特别关注。据悉,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特邀剧目将于8月17日和9月3日在大麦平台进行两轮开票。
【焦点】
戏剧巨作齐聚,孟京辉赖声川完全不担心观众看不懂
乌镇戏剧节的特邀作品一向以高端经典著称,很多在艺术底蕴深厚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没法看到的戏剧 巨作,都会在乌镇上演。今年的作品也不例外。欧洲著名戏剧导演克日什托夫•瓦里科夫斯基将携华沙新剧院,以《我们走吧》直击人类生存本质,探讨人生意义;当代法语戏剧舞台最重要的导演兼剧作家之一瓦日迪•穆瓦德与柯林国家剧院联袂带来《海边》是戏剧节的闭幕大戏,倾听年轻一代的特别情感;日本国宝级戏剧大师铃木忠志携铃木利贺剧团再度回归,带来作品《酒神》;世界级戏剧大师尤金尼奥•巴尔巴带领欧丁剧团,在《哈姆雷特的云》中加入莎士比亚角色,使其经历并目睹哈姆雷特悲剧的发生;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戏剧家之一汤姆斯•理查兹,携戏无界剧团带来《依娜娜计划》,苏美尔神话中象征着女性气质、力量、灵性和刚毅的女祭司依娜娜由此降临人间;华人戏剧家赖声川与上剧场倾力呈现《江/云•之/间》,以细腻丰富的笔触,描绘一个错过的时代;被誉为当今世界最好的偶剧演员之一的尼古拉斯•哈比扬与维也纳作家保罗斯•霍加特勒强强联合,携德语世界最重要剧院之一的柏林德意志剧院,通过偶剧独角戏《卡尔·博姆》,让一位饱受瞩目与争议的指挥家生动再现。
荒诞派戏剧经典之作《等待戈多》与极具先锋性及个人色彩的中国戏剧导演孟京辉跨时空会晤,戏剧之荒诞与生活之真实的巨大张力即将跃然舞台;纯正的布莱希特式譬喻剧《彼得曼和纵火犯》,在苏珊娜•施梅尔歇尔的重排下,融入说唱,覆新舞台语言,紧贴时代脉搏,再次敲响半世纪前的警钟;中国当代剧场艺术的重要实践者李建军挑战布莱希特剧作《三分钱歌剧》,重现一个关于永恒背叛的“异化”故事,缔造一出反神话的神话。
新浪潮戏剧发起人王翀的创新力作《躺平2.0》,将人工智能创作的剧本与“躺平”式观剧奇妙交互,开辟绝无仅有的艺术体验;从青年竞演走出的戏剧创作者胡璇艺与何齐携《夏日声响:海鸥》再度归来,以女性视角重构契诃夫名篇《海鸥》,点出摆荡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永恒课题;优秀青年导演肖竞携手日常诗研究所带来作品《奔月》,颠覆鲁敏同名小说中的线性叙事,展现当代都市人群像,勾勒每个人心中遥远的“乌托邦”;活跃于视觉艺术领域的比安卡•托马斯与ChatGPT合作编写了《人工智能与亚伯》的剧本,通过极具趣味的表演,反思科技伦理重大命题;《维特:改编自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的一部小说》由导演塞巴斯蒂安•凯撒与南京大学艺术硕士剧团联袂编创,将维特从歌德笔下平移到现代的南京,再窥少年的烦恼;阿尔特兹艺术大学的学生作品《尾声/女巫之锤/警报》,将青年人的敏锐洞见与创意非凡的舞台语言交织,聚焦尖锐议题,尽显戏剧新锐意气。
如此多的体裁风格各异的大师名作荟萃,是否担心观众无法体会戏剧家所表达的深意和内涵,面对新快报记者的提问,孟京辉赖声川几乎异口同声表示 从来没有过这方面的疑虑。赖声川导演表示,这些精心筹划的戏剧 ,就像是包装好的礼物,观众可以从中各取所需,得到自己的感悟和启迪。“戏剧不是提供鸡汤的,是大家在戏剧中找到思考和成长。大家一定能从中得到有益的启迪。”孟京辉补充道,演出完毕后还有与编导、演员对话的环节,大家可以自由表达对戏剧的看法和意见,实现双向奔赴和共同成长。
采写:新快报记者 管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