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2024年5月24日被约谈后,上市连锁药店一心堂已退回医保基金1070余万元。8月16日,国家医保局在微信公众号公告了一心堂违规使用医保基金的整改情况。
公告显示,一心堂针对约谈要求以及医疗保障机关出台的《2024年定点零售药店使用医保基金负面清单》,从是否存在“虚假开药、串换药品、超量开药、代为其他药店进行医保结算、日常管理”等五个方面的问题,对全集团9179家直营连锁医保定点药店,自2021年5月1日至2024年5月30日医保基金使用情况开展自查自纠,已退回违规问题涉及医保基金1070余万元。
今年6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公告表示,从各地医保基金监管情况看,一心堂旗下一些定点连锁门店存在较为典型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行为。考虑到其门店多、医保基金用量大,为了防止出现更大的问题,国家医保局基金监管司对一心堂进行了约谈,督促提醒其加强管理、规范行为,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更好地维护医保基金安全。同时,相关门店已被属地医保部门作出暂停拨付或追回医保基金、处违约金或行政罚款、解除医保服务协议等处理处罚。
一心堂对此回应表示,已立即组织全国所有公司,对旗下1万多家门店进行摸排,主动自查自纠。于6月底前,向国家医保局基金监管司提交整改情况报告。
根据公开资料,一心堂主营业务为医药零售连锁和医药批发业务,其中医药零售连锁是其核心业务,常年占总营收的70%以上。其2014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是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民营连锁药房。业内,一心堂、大参林、老百姓、益丰药房有“A股四大连锁药店”之称。
2024年一季报显示,一心堂营业收入50.995亿元,同比增长14.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2亿元,同比增长1.03%。在四大连锁药店中,2024年一季度一心堂营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均低于另外三大连锁药店大参林、益丰药房和老百姓。
近几年来,一心堂利润不断下滑。2021年-2022年,一心堂的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6.66%、9.59%;2023年,一心堂首次出现上市以来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总营收为173.8亿元,同比下降0.29%,归母净利润为5.49亿元,同比下降45.6%。今年7月,一心堂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报告期内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62亿元至3.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8.04%至32.63%。
在二级市场,一心堂的股票自今年5月24日开始便“跌跌不休”,股价已经跌超三成,8月16日更是达到了近几年来的新低点,仅以12.63元/股收市。当日一心堂的市值更是比被约谈信息披露前少了近50亿元,仅有75.28亿元,远低于大参林的148.7亿元、益丰药房的239.3亿元和老百姓的95.79亿元。
一心堂在其发布的公告中承认,在此事件中,公司内部制度执行不到位、管理存在漏洞。业内人士认为,一心堂存在管理漏洞,与上市后快速扩张但管理并未跟上有关。在其他三家连锁药店陆续实现万店规模、大肆“跑马圈地”后,一心堂的“万店焦虑”是可以想象的,紧赶慢赶下终于在2023年迈入“万店时代”,代价是短期内容易出现“后遗症”,如门店违法违规问题、供应链和采购问题、客户服务问题等。
实际上,一心堂早有违规使用医保基金“前科”。2018年,一心堂全资子公司海南鸿翔一心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旗下10家门店曾因超范围刷医保卡被罚款20万元。此外,多家门店还存在扣除保证金、违约金,使用个人账户违规串项销售日用品,以及开具发票与实际销售不一致等问题。
除了违规使用医保基金,2024年3月,一心堂在2023年度业绩快报中披露,2023年一心堂及其各子公司接受所在地各主管税务局开展的税收辅导工作,涉及缴纳税款2.33亿元,滞纳金7654.32万元,合计3.1亿元。今年5月,上海药监局近日向一心堂旗下公司上海鸿翔一心堂药业有限公司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原因为涉嫌销售劣药。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