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至20日,2024南国书香节暨羊城书展火热展开。借此机会,8月20日,位于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内的“花城书房”正式向公众开放。这不仅是广州市阅读空间品牌“花城书房”在全市范围内持续打造的又一力作,也是对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民族精神的教育基地进行的一次全新活化利用。
走进“国保一号”,感悟人民英雄故事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1961年3月,“三元里平英团旧址”成为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列于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类“001”,因此人们亲切地称之为“国保一号”,这足以看出该旧址在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中的重要意义。
目前,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广东省红色旅游示范点、广州市党员教育基地和广州市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随着时间推移,到纪念馆参观的市民,尤其是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日益增多,他们希望探访这座在历史教科书上赫赫有名的三元古庙,聆听“国保一号”更多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打造“研究+阅读+惠民”的文化空间
为向游客观众和历史爱好者提供更多了解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历史的特色阅读空间,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在广州市委宣传部指导下,广州博物馆以微改造的理念对纪念馆加以提升,专门打造了以鸦片战争相关历史研究书籍为亮点的“花城书房”。该书房的落成是“国保一号”活化利用的又一举措。
为满足读者不同的阅读需求,纪念馆增购了105种、共340册与鸦片战争历史相关的精品书籍,加上馆藏原有书籍合计总数超过500册,种类包括党的建设理论著作、国内外学者关于鸦片战争档案文献汇编、鸦片战争历史专著、晚清时期广东先进知识分子年谱传记及著作、明清时期海防研究论著、岭南历史文化读本、青少年历史文化读物等。从适合青少年阅读的鸦片战争历史故事绘本,到可供专业研究的档案、文献材料,一应俱全,当中不少更是珍贵稀缺图书。
例如,《清宫林则徐档案汇编》(全套30册)、《林则徐全集》(全套10册),涵盖了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奏折、日记、书信、诗词等文献,是目前研究林则徐在广东禁烟和反抗外来侵略历史最为全面的史料汇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全套6册)是学习、研究鸦片战争历史的必读书目,收录了150种中外著作史料,个别书籍更是全书抄录。
此外,“花城书房”对公众开放后,还将以宣传推广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历史为主要内容,立足社区、服务群众,探索全民阅读与文旅融合的创新形式,策划举办名家对谈、专家讲座、学术研讨、读书分享、文化交流、非遗体验等配套活动,营造书香满羊城的浓厚氛围,助力“博物馆之城”建设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持续迈进。
广州已建成7个系列近50个阅读空间
据悉,2022年,《广州市推进公共阅读空间试点建设工作方案》正式实施,遴选首批23家“全民阅读共建点”“全民阅读示范点”。2023年,在此基础上,推出“花城书房”特色阅读空间品牌,利用公共图书馆、农家书屋等阅读平台,结合场馆特色进行空间设计,改造提升环境氛围,针对周边读者群体特点选择配置、更新图书,以“阅读+”形式丰富阅读体验,扎实推进全民阅读活动。截至2024年8月,广州已建成红棉悦读、农家书屋、绿美公园、亲子悦读、广州塔、“行走书厢”和云端悦读等7个系列近50个阅读空间。作为红棉悦读系列之一,“花城书房·三元里抗英”特色阅读空间把阅读送进社区,把公共文化服务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送到市民读者身边。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 通讯员 梁慕瑜
摄影:新快报记者 郭思杰 实习生 李翊正 部分图片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