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近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深化不动产登记改革主题调研行活动,调研一行走进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南沙区不动产登记智慧服务大厅和广州禹能新材料有限公司总部大楼,看不动产登记改革现状。
从跑多次变为“零跑动”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项目一期工程项目享受到了不动产“竣工即交证”服务。工程今年3月26日取得竣工联合验收意见书并申请房屋首次登记,南沙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当天办结并为申请人颁发了《不动产权证书》。
有关负责人表示,“竣工即交证”改革优化了工作流程,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申请。企业单位无需分别申请竣工联合验收、土地出让金核实和房屋首次登记,通过联审平台一站式申请,后续可一次性取得《竣工联合验收意见书》《土地出让金核实意见表》《不动产权证书》。压缩办理时限,并联式审批。实现一般工程建设项目10个工作日完成,简易低风险项目6个工作日完成,审批环节从3个减少到1个,从跑多次变为“零跑动”,仅审批时间压缩50%以上。
据悉,2023年以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累计推出不动产登记改革举措58条,首创“区块链+不动产登记”、一手房带押过户、“三交即发证、即抵押”“税费金”一码清、专家云坐席服务等服务,相关做法均被国家推广和各地借鉴,继续发挥好全国示范引领作用。
窗口受理实现扫描前置
2023年4月,《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持续深化不动产登记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选取南沙区登记中心打造不动产登记智慧服务大厅”,建立咨询、查册、调档、受理、领证全过程“智慧登记”服务。
调研一行在现场了解到,南沙区不动产登记智慧服务大厅前置登记资料扫描服务至受理环节,减少案件资料流转提高登记效率。以“1小时案”为突破口,将登记资料扫描工作从末端的归档环节前置到窗口受理环节,在立案的同时生成登记资料电子影像,审核人员通过影像系统搜索登记字号,查看电子影像进行审核,实体资料在受理立案后直接流转至扫描室暂存。目前,窗口受理各类案件已全部实现扫描前置,提高了案件资料流转质效。
智慧服务大厅利用先进科技赋能档案管理。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沙区分局向市房地产档案馆申请并成为外围区档案移交试点之一,将新增不动产登记档案移交至市房地产档案馆花都库房进行入库保管。区登记中心在受理窗口完成收件后,登记资料通过规范立卷整理并符合档案馆接收要求后,按照市档案馆分配的入库号编号,并利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将登记字号及入库号信息一并写入RFID标签内含芯片,档案馆通过RFID识别设备可批量识别档案登记字号及入库号信息,减少了逐份档案核对入库号的时间,将核对入库号及逐份清点两个环节压缩为一个环节,提高了档案交接效率。利用该技术还可以实时追踪、定位档案,实现从受理、调阅、发证、归档、移交等每个环节都能精准查核,减少人为操作误差并提高档案管理效率,确保档案保存的长期性和安全性。
实现登记业务极简化办理
广州禹能新材料有限公司享受到了不动产登记“抵押即交证”服务。2024年4月,番禺区不动产登记中心企业服务专区的产业服务专窗工作人员为其提供国有建设用地抵押权注销登记和在建工程抵押权设立登记的合并办理服务,实现一次申请、一套材料、一次办好,涉及抵押物金额高达1亿元,减少企业跑动次数,压缩登记机构办理环节和时间。
有关负责人介绍了其中亮点。亮点一是灵活组合办理减程序。创新结合产业主体不动产抵押融资需求,打通不动产不同物理形态,将关联业务合并办理,改“串”联办理为“并”联办理,做到同时办结、无缝衔接,大幅压缩了融资贷款全流程时间,缩短了企业办事周期,提高了整体效率,有效缓解了企业因融资慢而面临的资金压力和时间成本问题,降低企业经营压力。
亮点二是“即来即办即走”降成本。根据企业经营的融资需求,企业可将不动产不同物理形态下的抵押权设立、变更、转移、注销登记一并申请、合并办理,实现新旧抵押权登记的无缝衔接,同时最大化压缩业务办理时限,实现登记业务极简化办理,抵押登记业务“即来即办即走”,解决企业融资贵问题。规划资源部门精简登记材料提供便利,企业只需提供一套申请材料、一次业务申请,即可办理多项登记业务,无需多次跑动、多头准备,有效提高办事效率,破解企业融资繁问题。
采写:新快报记者陈慕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