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除了IPO审核升级,今年监管部门对于再融资的合理性、必要性的把关也日趋从严。8月26日,葫芦娃再融资上会拟可转债募资不超5亿元的投资及补流项目被否,这是新“国九条”发布以来首例,也是今年市场首例。作为葫芦娃(再融资)的保荐机构,中信建投执业质量也引关注。
实际上,这是葫芦娃再融资事项的第二次上会。上交所官网显示,2023年12月29日,葫芦娃再融资事项曾接受上交所上市委审议,被暂缓审议。时隔8个月,葫芦娃再度获得上会机会,不过最终还是被否。
从上交所对葫芦娃的质询来看,公司的财务问题是关键点,其中涵盖预付款大幅增加的合理性、研发投入资本化核算的准确性,尤其是2023年新增经销商及回款情况以及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增长的合理性、真实性等。其中,预付款项的异常增长,早在2022年就已引起了监管的关注。
作为以儿科药为发展特色的公司,注册地为海南的葫芦娃主要从事中成药及化学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注册资金4亿元。葫芦娃2020年7月上市,当年8月创下49.88元/股的最高价之后,股价一路震荡下跌。昨日,葫芦娃收报9.35元/股,最新市值37.41亿元,跌幅达70%。
新快报记者注意到,近期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提问,公司把中报披露时间暂定在8月29日,通过的股利分配方案迟迟未能实施,是否能按时合规披露中期报告?目前公司业绩经营是否出现困境?是否有采取措施稳定股价,增强投资者信心?葫芦娃表示,将通过现金分红积极回报投资者等措施维护公司投资价值及增强投资者信心。
谋求募资背后,是葫芦娃面临的财务压力。财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葫芦娃营收、归属净利润双双下滑,营收约为4.3亿元,同比下降18.37%,扣非净利润约为2381万元,同比下降28.38%。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葫芦娃资产负债率为60.71%,货币资金为2.51亿元,短期借款为4.67亿元。今年,7月17日,葫芦娃公告控股股东补充质押,累计质押7287.55万股,占其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43.62%,占公司总股本的18.21%。
针对公司相关问题,新快报记者试图通过葫芦娃证券电话进行采访,但对方一直未有人接听。
作为葫芦娃(再融资)的保荐机构,中信建投今年以来,IPO主动撤回的数量也是居于前列,仅位于中信证券之后,有33家。
新快报记者 涂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