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东边两片“绿叶”,西边四片“绿叶”拱出一颗饱满“荔枝”,中间一根“枝条”将东西相连……无人机飞上高空俯瞰,建设中的包茂高速柏桥服务区犹如一个令人陶醉的玉如意工艺品。日前,新快报记者实地探访了解到,柏桥服务区建成后将呈现多项创新:全省首个荔枝文化特色示范服务区,全省率先通过人行天桥连通两侧的服务区,全省首个实现人、车真正开放的服务区……
未来这里,它既是站,也是景,更是茂名的“交农文旅商”融合发展的一扇“窗”。游客来到服务区,将从以往只是停一停,变成了流连忘返不想走。柏桥服务区这个广东新网红、茂名新地标有望像附近贡园“一骑红尘妃子笑”故事那样火出圈。
●“一枝独秀”
艺术造型配合灯光将惊艳亮相
“我们现在西区这里,主楼的造型是由四片叶子拱一个荔枝果实造型,穹顶钢结构即将完工,到时候还会装入玻璃幕墙,设计了好几种灯光模式。开放后一到夜晚,将非常惊艳。”保利长大茂名服务区提质升级工程项目党支部书记曹坤带着新快报记者边看施工现场边介绍说。
包茂高速是连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和广东省茂名市的高速公路,是一条飞越南北的纵贯线,粤境段全线均位于茂名市境内。包茂高速柏桥服务区地处包茂高速两侧,位于高州市根子镇和分界镇交界处,服务区总占地274.44亩(含外区预留面积)。
包茂高速柏桥服务区提质升级项目是茂名市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抓手,探索推进“农、文、交、旅、商”融合发展的一大创举。服务区建筑以“荔乡水韵,一枝独秀”为设计主题,采用荔果、荔叶造型的隐喻,让司乘人员充分体验文化之韵、荔乡之美。
●创新服务
天桥、ETC出口实现真正的开放
除了全省首个荔枝文化特色示范服务区的定位,柏桥服务区还有多项创新,其中,自由、开放,是最大的亮点。走进柏桥服务区的施工现场,贯通东西两侧服务区的“一枝”,即660米人行天桥长廊正在加紧施工。普通的服务区,服务区两侧一般都是相对独立的,在柏桥服务区,两侧的游客却能够通过人行天桥实行自由通行。施工方介绍说,天桥上不但行人能走,而且还能骑车。人行天桥靠近西边的一侧还有专门的平台可以用来放飞无人机,从高空欣赏服务区独特造型以及周边满眼的绿色美景。
一般的服务区,只是供车辆短暂停留,柏桥服务区的创新之处是给司乘人员和车辆都松了绑。从服务区沙盘模型可以清楚看到,整个服务区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空间,不但司乘人员能停车走出服务区,外来的游客和行人也能自由进入服务区游览、购物、吃饭。值得一提的是,西区南边的道路还专门留了ETC通道,车辆可以通过ETC通道自由地进出服务区。
如此一个网红的服务区建成后,特别是遇到节假日,如何保证充足的停车位也是外界关心的问题。对此,施工方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柏桥服务区特别增加了42亩停车场用地,届时整个服务区的停车位将达到360个。即使服务区不够车位停留,还能通过ETC通道,随时向服务区外的广阔空间扩展。
●融合发展
从歇脚地变大景区、旅游中转站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相传,当年杨贵妃品尝的荔枝,就是由高力士从高州市古荔枝园“贡园”采摘的。千年来,茂名高州的荔枝养活了一方水土,荔枝文化代代相传。柏桥服务区开通后,这里将成为展示茂名荔枝文化的又一扇窗口,也是联农带农推动茂名荔枝、龙眼等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土特产”品牌的一个新平台。
新快报记者在现场看到,柏桥服务区周围都是荔枝园,在荔枝采摘季节,游客来到服务区,就能尝到那口鲜甜,走出服务区,还能尽情地体验采摘,享受荔枝自由。
曹坤介绍说,服务区西区主题的四片“叶子”建成后是四个面积800多平方米的展厅,将用于展示荔枝以及荔枝副产品、文创产品,龙眼、沉香等本地的“土特产”,具体方案还在等有关部门确定。
按照规划,柏桥服务区还增设了景区配套服务,包括加油站、充电桩,以及设置地方文化宣传展示、旅游集散、园林式商业街区、特色餐饮、房车营地、司机之家等功能场所。
值得一提的是,柏桥服务区建成后将充分实现与周边村镇产业融合、资源共享、服务开放、互联互通,示范带动效应非常明显。服务区毗邻“大唐荔乡”文化旅游基地,新快报记者驱车走访发现,从柏桥服务区往中国荔枝博览馆仅几分钟路程,往著名的贡园也才10分钟左右。未来,人们通过服务区的中转,可以到一骑红尘广场、荔枝雕塑、中国荔枝博览馆、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中国荔枝产业大会永久会址、贡园、贵妃广场、百荔园、红荔阁、石磨公园等十几个景点玩足一两天,充分带动当地农文旅商融合发展。
可以想象,柏桥服务区将从以往停一停的歇脚地,变成了让人流连忘返的大景区以及连通茂名各景点的中转站。
曹坤告诉新快报记者,柏桥服务区提质升级项目的实施得到了省市的高度重视,目前施工期大概进行了60%,正在保质保量施工,项目将于12月底按预期交付。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曾贵真
摄影:新快报记者 邓 迪
校对:王萃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