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9月7日,广东理工学院2024级新生在风雨中如期入学报到,在广理开启人生又一段新的旅程。学校亦顶住台风“摩羯”的余威,用全方位暖心的服务,给新生一场贴心、难忘的入学体验。
当天,校党委书记胡海建,党委副书记张宗珊、黎会友等校领导亲临迎新现场,亲切看望新生及家长,慰问迎新一线的工作人员及志愿者。除现场为新生送上了思政元素包,还率队为新生上第一堂党课。
现场为新生送上思政元素大礼包
清晰详细的指示标志、热情的师兄师姐志愿者、特色有趣的迎新表演……为方便新生入学,学校营造了隆重的迎新氛围,设置了清晰的入学流程及场地图、指引牌,数百名志愿者分布在各个迎新环节,为新生提供指引、解答疑问、搬运行李等等,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学校对新同学的重视与用心。
迎新现场,校党委书记胡海建还现场为新生送上了思政元素包,他用亲切的话语传递了学校的关怀与热情,并勉励同学们要珍惜时光,努力学习,立志成才。胡海建强调,学校将在新生中成立党章学习小组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小组,上好大思政课,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旨在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张冬介绍,发放思政元素包是将思政教育融入迎新和开学教育中,旨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意识、行为举止,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格局,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校党委组织部部长廖振宇、党委办公室主任赵玉娴分别就思政元素包的寓意进行了解读。思政元素包内含《中国共产党章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文件、印有学校logo的文创笔记本、雨伞等物品。每件礼品都寄托着学校对新生的激励与祝福。其中,《中国共产党章程》寓意坚定理想信念,永远跟党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文件,是希望学生通过学习成为深化改革的时代弄潮儿,争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笔记本则是鼓励大学生要好好学习,练就本领,学以报国;伞的寓意是学校、老师们为同学们遮风避雨、构筑和谐的学习环境,与同学们风雨兼程、一路前行。
外国语学院新生张洪健告诉记者,学校的思政元素包很用心、贴心,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积极的指引作用。在大学四年里,他将努力学习,提升个人的知识、见识,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校党委书记率队为新生上第一堂党课
迎接新生第一天,学校党委书记胡海建,党委副书记张宗珊、黎会友带领相关党政职能部门负责人到鼎湖校区看望新生,并在建设学院党员活动室给新生上了第一堂党课。课上,校领导们为听讲新生赠送《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文件,并为全体新生们送上殷殷祝福和亲切寄语。
胡海建对同学们说道:在这个充满激情和梦想的地方,你们将踏上人生新的征程。我衷心祝愿你们在这里收获知识、成长和宝贵的友谊。作为新时代青年,要牢记历史使命,勇担时代重任,坚定不移地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希望你们在校期间,不仅追求学术卓越,还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锤炼品德意志,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校党委副书记张宗珊表示,在座的每一位都是未来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才。“希望你们在求知的过程中,能够深刻理解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提升自我,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校党委副书记黎会友希望同学们勤奋学习,珍惜学术资源,刻苦钻研,提升能力;广泛涉猎,全面发展,成长为既有专业素养又有高尚情操的新时代青年。
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张冬期待同学们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留下自己独特的印记。他说,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的重要载体,在接下来的校园生活中,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来,共同构建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何志红表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我们要将爱国主义情怀深深根植于心,让爱国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和动力。我们要关注国家大事,了解国家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青春奋斗正当时,不负韶华勇担当!
供稿:广东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