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9月9日,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为“华附”)举办奥运卫冕“埸埸”生辉——第201期“华附讲坛”暨奥运冠军谢思埸走进华南师大附中专场活动,邀请奥运冠军谢思埸来校交流并分享夺冠心路历程。
奥运冠军分享训练经历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开场前,谢思埸手写祝福寄语华附学子“加油!奋斗!”活动伊始,学校邀请谢思埸以压水花的姿势留下手模以作纪念,并以“埸”字书法作品相赠。谢思埸还带领学子们做起热身运动,现场随着指令活动,放松身体的同时也让心情得到了舒展,气氛十分热烈。
现场谢思埸与华附学子畅谈,分享自己的训练经历,以及如何面对伤痛和压力,坚持梦想。在交流中,谢思埸不避讳谈及伤病,谢思埸说自己曾有两次重大伤病,但都咬牙坚持下去。“2014年我脚腕骨折了,手术后脚上多了两根钢钉和一根铆钉,医生跟我说再也不能跳水了。”他曾想过就此退役,但回想十年间的训练,仍心有不甘。“一旦你产生了这种不甘的想法,就不要犹豫,顺从自己的内心,继续去坚持。”谢思埸分享道。
回溯心路历程,谢思埸表示,是热爱给予了他重返赛场的动力。“每当回想起和队员们一起站上升旗台听着国旗奏响、看着国旗升起的时刻,回忆起与队友彼此并肩作战的日子和十年来训练的日子,还是无法割舍对跳水的热爱。”这也让他在一度思考放弃的状态下,咬牙坚持留在赛场中。
华附“小记者”妙问频出 谢思埸分享好心态秘诀
现场提问环节,华附学子一个个化身“小记者”,飞速思考频出妙问,谢思埸从容应对、真诚分享,双方之间诞生了令人惊喜的思维碰撞。
“近年来,中国新一代运动员在世界赛场逐渐表现出自己的个性,越来越轻松自信,怎么看待这种现象?”谢思埸表示,很高兴能看到新一代运动员成长为敢奋斗、有个性的姿态,他认为运动员在赛场必须拥有自己的个性,在国际比赛中除了比拼技术,就是比心态,内心强大才能在气势上压倒对手。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同时掌握109B和409C高难度跳台动作的运动员、2017年全运会史上第一次跳水“三冠王”、2024年巴黎奥运会男子三米跳板跳水冠军,谢思埸一天的训练日程是怎样的?谢思埸介绍,一般会在早上六点做早操,持续到七点半,吃完早餐后,八点半到中午十二点或下午一点进行陆上训练,从下午两点四十五到晚上七点左右,到游泳馆开展水上专项训练。“魔鬼的训练日程”让场上学子惊叹不已,但同学们也深知成功的背后就是汗水的积累。
面临伤痛,谢思埸从来不失卷土重来的勇气,也能在取得荣誉后沉淀自身,再创佳绩。华附学生们对他如何调节自身心态尤为好奇。谢思埸也现场分享了好心态的秘诀,他坦言停下(训练)后重新恢复需要很大的勇气和毅力,身体上的酸痛会让你想要放弃、躺平,这时就需要意志力指引着自己“不放过自己”。
他鼓励学生们不管做得好或不好,都不要怕犯错,要坚定地去“错”,但不要犹豫地“对”。“只要自己觉得对的事情,要勇敢、果断去做,要把面对失败、获得成功当成一种人生乐趣,不断超越自己,打破新纪录。”谢思埸说。
而当遭遇瓶颈期,谢思埸支招学子“退一步”调整心态。“遇到瓶颈期不要钻牛角尖,稍微后退一步,心胸会更开阔,想得更多,这个时候你的心态就调整过来了。”谢思埸说。
采写:新快报记者 陈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