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9月11日,越秀区举行“越创未来”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新闻发布会,“越创未来”全周期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正式发布,它提供了超50项“公益性+市场化”服务,为创新创业项目和团队全生命周期的“零成本”专业服务,并依托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了“越创未来”线上专栏,集中展示服务事项和创新创业成果,实现政府与企业共同成长。
空间新:优化产业空间配套供给
在发布会上,越秀区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唐蔚强调:越秀区聚焦科创型企业“起步—加速—成熟”全生命周期,聚合“职能部门+区属国企+专业机构”资源,探索为优秀科研、创业团队提供包括登记注册、企业挂靠、人才招聘、涉税辅导、创业辅导、项目路演、“投融”对接、产权保护等超50项“公益性+市场化”服务,致力让创业者“减压”、让科创者“专注”。
唐蔚把这一榄子服务目标归纳成三句话:创业载体尽览、资源聚合“减负”、吸引项目进驻。
就老城区停车难的痛点,越秀区将创新改善停车体验,增设临时停车设施,推动停车场“平改立”,新建5个停车场,新增停车泊位200个以上;探索实施“先离场、后付费”“信用+停车”模式,升级停车信息服务平台,提供不少于4.6万个经营性停车泊位动态信息,提高既有停车资源利用效率。
服务新:夯实创新创业要素保障
在计划中,越秀区也将强化特色金融支撑,试点组建融资服务工作专班,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常态化收集办理企业融资诉求,为各基层商(协)会配备专属融资服务顾问。探索绿色金融,鼓励区内金融机构研发绿色金融专属产品,创新绿色金融供给模式。
广州越富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经理、越富人才总经理卢崇梅表示,该体系探索为优质的起步期企业和团队,提供免费的、低成本的、高质量的创业共享空间和工位,以及登记注册、团队组建、制度建设、财务咨询等在内的专业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在越秀扎根、发芽。
针对成熟期企业,越秀区还将依托广交所、广东产权交易中心、深交所广州服务基地驻地辖内的优势,联动保荐机构协助开展目标市场调研,提供专业的上市辅导服务。
国家税务总局广州市越秀区税务局纳税服务科科长李丽玲表示,越秀区开展“银税互动”服务,将为守信企业提供相对低息优惠的信用贷款,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越秀区服务新还在于迭代升级新质政务服务,建设全市首个信用综合服务体验专区,改造升级区政务服务中心征信自助查询区域,增设企业信用报告自助查询打印服务,提供全功能、智能化、一站式信用查询服务。拓展党群“智税圈”,推动智税服务站点于全区18条街道全面覆盖,深化拓展智能双屏辅导机和远程辅导平台应用,引导更多的纳税人缴费人“线上办”“就近办”。增强政策兑现集成,推动各补贴业务主管部门将补贴申领事项归口统一平台,纳入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实现财政补贴政策“一链条”业务办理和“一张网”监督。
资源新:探索跨域资源交融协作
越秀区发展和改革局介绍道,越秀区将探索全省首个跨区域信用合作项目,联合佛山市顺德区打造“信游珠三角”服务品牌,设计两地联动精品文旅路线,制作“金米文旅卡·越秀湾区通”联名信用卡,认定跨域信用合作商家,涵盖文旅消费各环节优惠措施,以信用跨域合作促进文旅市场繁荣。
在园区建设中,深化跨区对口协作,支持综合性“反向飞地”园区建设,聚合优化招商、展示、孵化、引才功能,共建产业转移合作园区,共同打造“总部+基地”联动共进模式。
同时,强化跨境纠纷调解,发挥“越秀区涉港澳商事多元解纷服务站”等法律服务新模式作用,创新域外法律查明与适用机制,拓宽域外委托送达渠道,加大港澳特邀调解员参与案件调解介入力度,推动港澳籍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庭审,吸引更多涉外法律服务人才集聚,擦亮涉外民商事案件集中审判“越秀品牌”。
升级政务多语种AI服务,结合港澳人士表达、书写习惯,开发繁体字、粤语等办事通道,升级“艾小越”粤语等多语种服务功能,为港澳人士提供专门服务。
监管新:营造公平公正市场环境
在该计划中,越秀区将优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清理妨碍统一大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引入第三方机构专业力量评估全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总体实施情况。
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完善信用风险分类监管机制,实行“触发式”监管,除涉及重点监管领域必检事项、投诉举报及监管线索以外,原则上不开展日常检查,同一年内对同一经营主体的随机抽查次数原则上不超过一次。在生态环境、金融、市场监管等领域实施以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预警防控为特征的非现场监管。深化网络交易监管,依托国家网络交易监管平台及省、市监管系统,顺畅国家、省、市、区、所五级联动,强化线索处置反馈,加强对数据信息的综合分析运用及研判评估,提升“以网管网”工作水平。
成效新:加快转化开拓双创新局
越秀区致力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构建由行业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组成的创新联合体,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半小时科研圈”“1小时产业圈”;加快完善科技成果从研发端向企业端转化渠道,支持落地医工融合、概念验证、成果转化、临床应用服务等专业服务平台。
“我们主动与省内外高校链接,推动服务资源进校,畅通优质青创项目‘从高校到地方’输送渠道。”唐蔚表示,越秀区通过聘请区域创业导师、组织“越青杯”活动、开设项目展播专栏、协助对接上下游产业资源等多种途径,吸引优质青创项目向中心城区回流,助力激活区域创新创业活力。
截至目前,越秀区“越创未来”专栏已收集到中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智能制造研究所等高校院所推荐的超50个优质项目。
越秀区与广东省人民医院开展“院地”联动,通过“越创未来”服务体系疏通临床科研成果转化难点堵点。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李欣介绍道,该医院有一项关于心脏辅助医疗设备的前沿重大成果,前期未找到合适匹配的中试资源,越秀区相关部门了解后多次前来调研学习、协调对接,拜访省科学院下属专业中试团队,畅通后续转化的链条、渠道,使得该项目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和成效。
采写:新快报记者 邓毅富 通讯员 张岚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