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9月12日,第三届“城市之光”·镇街全域服务治理成果分享与经验交流活动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会馆举行。广州市自2021年底开展全域服务治理试点工作以来,共有28个镇街、30个区域和19家企业先行先试广州的全域服务治理工作已从试点探索阶段转入提档升级、提质扩面的推广阶段,力争到2024年底全市开展全域服务治理的镇街数量达50个以上;到2030年底,覆盖重点行政区70%的镇街。
扎根基层,多类型镇街治理获成效
从2021年至今,广州镇街全域服务治理工作已从试点探索阶段转入提档升级、提质扩面的推广阶段。全域服务治理工作结合基层实际,立足广州城市特质,在老旧小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多种不同形态的治理中取得了多元成效。平均每个试点镇街统筹10多项基层治理事务,共办成民生实事80多项,初步实现从多头管到集中管、从资源闲置到优化配置、从单一治理到多元共治,探索出一条广州特色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参与活动的荔湾区沙面街道综合事务中心主任陈力沛介绍,荔湾区沙面街道以其0.3平方公里的面积,融合了居民区、旅游区等多元特性。面对交通拥堵及噪声扰民等问题,沙面街道于2021年启动全域服务治理试点,“通过管理权、运营权与收益权的分离,沙面街道实现了停车场的一体化、专业化管理。同时,街道选取无物业管理低层住宅楼推行连片物业托管试点,为居民提供了更加全面、专业的服务。这一创新模式不仅提升了物业服务水平,还实现了企业的自我‘造血’与业主需求的双赢。”陈力沛说。
同样参与活动的白云区三元里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黄海龙介绍,白云区三元里街道辖区5.16平方公里,既有典型的城中村、传统的批发市场,也有新兴的白云新城,社区形态复杂,治理难度较大。在探索中,三元里街道引入“云报事”平台,为市民提供线上报事便捷渠道,构建城市管理问题随手拍随时传、处置进度随时查、处置结果随时评的闭环共治体系,搭建全域治理和居民良性互动桥梁。同时,将三元里文化街区委托广州城市空间运营,开展非遗文化、驿站功能提升策划,组织夜间市集、CityWalk等活动,助力打造区域文旅新品牌、群众文娱新场景。
因地制宜打造符合广州实际的全域服务治理案例
现场还举行了2024年度镇街全域服务治理奖项颁奖仪式,颁发广州市镇街全域服务治理“全域先锋”“运营之星”“运营能手”“创新项目”等奖项。
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的全域服务治理实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探索新型城市服务治理。通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成效。一是聚焦关键小事,以增设停车位充电桩、解决卫生黑点、提供家电维修服务等居民急难愁盼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基层找准居民所想所需;二是突出暖心便民。发挥企业“大管家”作用,设立全域服务治理基层运营中心,聚焦群众生产、生活、生态所需,提供颐康、家政、托育等便民服务,全面提升城乡环境品质和居民生活品质;三是尊重群众意愿。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全域服务治理工作成效的标准,广泛听取市民群众对全域服务治理工作的意见建议,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和需求。
未来,广州将会把全域服务治理与全面深化改革和“百千万工程”、民生微实事、小微公共空间整治提升、老旧小区和城中村改造、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融合推进。因地制宜打造符合广州实际的全域服务治理案例,努力为全国全省推动城市基层治理探索经验、贡献智慧。
采写:新快报记者李佳文 通讯员 成广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