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9月19日-20日,清远乡村小微企业创新发展项目2024年现场考察暨交流会在清远市佛冈县召开。清远市委副书记、市长温文星,省农业农村厅总经济师郑志雄,清远乡村小微企业创新发展项目专家工作团团长刘艳等相关领导和专家参加交流会。
本次活动通过专题报告、现场观摩和互动交流等方式,共同探讨乡村小微企业发展蓝图,探索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为清远乡村振兴事业发展增添新动力。
向新而行
推动乡村小微企业提升发展
近年来,清远市抢抓“百千万工程”实施机遇,发挥区位、空间、生态等比较优势,努力做好“土特产”文章,坚持用工业思维、系统思维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加快打造以清远鸡、英德红茶、西牛麻竹笋、清远丝苗米、连州菜心“五大百亿”农业产业为代表的乡村特色产业,积极探索“五大百亿+”,魔芋、西洋菜、桂花鱼等产业发展壮大,全市农业产业规模化、集聚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水平不断提升。
温文星在交流会上表示,去年清远乡村小微企业创新发展项目启动以来,高端智库和科技创新手段进一步赋能乡村小微企业提升发展,为清远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清远市将继续与院士专家以及百农国创、腾讯公司共同努力,积极探索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清远方案”,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干出新业绩、谱写新篇章。
“在2023年项目实施的基础上,2024年新增5个特色产业、新增20家乡村小微企业,共计为30个产业、220家乡村小微企业开展帮扶。”清远乡村小微企业创新发展项目专家工作团执行团长、中山大学教授陈瑶生作《清远乡村小微企业创新发展项目进展报告》,介绍了项目整体进展情况。
今年以来,专家工作团下沉一线,与乡村小微企业一对一对接帮扶,到实地开展392次调研及技术指导,引进51个优良品种试验种植,指导并示范60项新技术的使用,完成30多个生产管理制度和技术规程手册,开展50多场技术培训和行业培训……专家团队通过实际行动,有力推动特色产业及乡村小微企业提升发展。
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为村发展实验室项目负责人陈晶晶表示,清远乡村小微企业创新发展项目将结合腾讯乡村经营人才培养的经验,与农业产业技术专家共同联合广东科贸职业技术学院,支持30名各专业的学生,在有条件的乡村小微企业开展为期2-4个月的实习实训,提升农业产业技术能力、数字经营工具使用能力,培育乡村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后备力量。
科技支撑
专家组团帮扶企业少走弯路
“我们每个月都到企业来,手把手教会企业主技术,制定标准化管理手册,同时,通过技术指导让葡萄错峰上市,鲜果供应期由原有的1个多月延长到8个月……”在专家访谈交流会上,葡萄产业专家团队田淑芬教授和其他专家分别介绍了帮扶小微企业的做法和成效。
清远丝苗米产业专家团队丁艳锋教授表示,专家团队积极引荐水稻新品种,同时抓住“育秧”关键环节提供技术指导,并抓好“水肥管理”,助力企业增产增收。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清远已打造一批专、精、特、新的乡村小微企业,进一步激活县域经济和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带动农民就业增收致富。此次活动中,小微企业代表分享了专家帮扶为企业带来的可喜变化。专家们也组团深入乡村考察,实地见证乡村小微企业的蜕变。
“专家团队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连南瑶族自治县金穗家庭农场负责人房素英说,农场2021年开始种植丝苗米,今年种了600多亩。在专家团队技术指导下,育秧成功率从50%提高到了95%。经过测产,今年早稻亩产达到870斤干谷,比去年增长40%以上,一亩地可以赚500多元。“专家真的帮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我们对以后越来越有信心”。
“今年8月,我们首次提早生产,赶上中秋销售季,目前销售2万多单。以前从未试过这么热的天生产,这次实现了零的突破。”连州市东陂汇棉腊味有限公司负责人朱敏艳告诉新快报记者,专家团队的帮扶,为东陂腊味的生产与保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指导和支持。去年公司产品质量稳定提升,产量提升30%,同时新增一批就业岗位,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增收。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摄影:新快报记者 邓 迪
校对:任倩妮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