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广州人民艺术中心于2024年9月22日正式启用。其中,“念念不忘——广州市文联典藏作品展”是中心启用系列大展中最重磅的展览之一。展览涵盖了200余位文艺名家的260多件作品,既有强烈的时代感,又充满浓厚的岭南文化气息。展期为2024年9月22日至12月20日。
展览分为两个展区。位于1楼的1号馆展出50件名家名作,包括黎雄才的幽兰、关山月的梅花、林丰俗的木棉、林墉的双鹤等。位于负一楼的19号馆B区,则是由馆藏书画全景式地展示广州文艺发展源头与流变历程。本次展出的作品,将让观众徜徉于广州人民艺术发展的历史画廊中,领会广州文艺的风采及其历史传承。
“展览名称中的‘念念不忘’,有两层含义。”策展人、广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一级巡视员李鹏程介绍,“一方面,广州人民艺术中心的启用实现了广州广大文艺家多年以来孜孜以求、念念不忘的夙愿。另一方面,在7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广州市文联珍藏有一批在文艺交流活动中留存下来的优秀书画作品,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资料价值,因此,此次展出,也是对广州文艺发展历程的深情回望,希望能在推进广州文艺高质量发展中薪火相传、赓续前行。”
近年来,广州市文联不断加强对藏品资源的梳理、阐释,同时邀请有关专家多次鉴定甄别。基于丰富的馆藏作品精选佳作,推出此次展览。展品既包括秦咢生、余鞠庵、黎雄才、关山月、刘仑、赖少其、廖冰兄、李曲斋、黄苗子、饶宗颐、林丰俗、刘逸生、李伟、陈景舒等岭南书画文史名家的丹青妙笔,亦有钱君匋、刘开渠、蒋兆和、赵朴初、启功、林岫等国内知名艺术家的墨宝手迹,还有全国各地众多文艺名家惠赠的佳作,同时涵盖刘田夫、任仲夷、吴南生、叶选平等领导人关心广州文艺发展所留下的历史见证。这些作品蕴藏着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对文艺文联事业的热爱、执着与坚守,冥冥之中就寄托着一种美好期盼和愿望。
“看到父亲的画作,心情尤为激动。”站在著名画家、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刘济荣的画作《王冕学书》前,广州市美协主席刘思东心情久久未能平复。此次展览中,关山月之女关怡,刘逸生之子刘斯奋、林墉之女林蓝、刘济荣之子刘思东等当代岭南画坛领军人物,其作品也与父辈同场展出,不同时代的艺术实践和家族传承,也彰显了广州深厚绵长的文脉。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适逢广州人民艺术中心启用。这既是一个重要的时刻,又是一个崭新的起点。这个时候,将馆藏精品公开展览,既体现了广州文艺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充分发挥文艺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必将为广州奋进新征程提供更加强劲的精神力量。
展览期间,主办方还将邀请参展书画名家对作品进行导赏,通过“南国文艺”“广州人民艺术中心”微信公众号开放观众招募,着力提升公众审美水平和文艺素养,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采写:新快报记者梁志钦 通讯员:杨乐娟
受访者供图